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推荐申报、材料复核、专家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展示评议开始了!山东省级非遗“蟠龙梆子”第七代传承人、济南市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被推选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为弘扬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彰显社会正能量,敬请广大市民为值得尊敬的济南候选人点赞评议!
昨晚八点《非遗里的中国》山东篇播出 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奇遇古老而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繁星点点,在夜空中熠熠生辉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与风采济南章丘的铁锅锻打技艺每一锤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传承章丘大葱栽培技艺每一根都蕴含着自然的馈赠和农人的
1月21日,在“好品非遗过大年”2025年新春非遗集市于济南市文化馆侯氏社火脸谱展台前,省级非遗侯氏社火脸谱第六代传人李小兰热情地为孩子们展示制作技艺。值此蛇年将至,李小兰精心创作蛇形脸谱,赋予其财源滚滚、吉祥团圆的美好寓意。现场小朋友们纷纷沉浸在脸谱绘画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3月20日讯 3月20日,“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中国·济南第三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济南市历下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彩塑传承人梁长乐携其精心创作的彩塑作品亮相人才招引大会文创市集。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济南陶塑非遗项目传承人王令涛耗时半个月,以牡丹花做底,用1:400的比例复刻华表,祝愿祖国繁荣富强。记者见到王令涛时,他还在继续专注于雕琢华表上的蹲兽“朝天犼”,刻出的每一道线条都流畅而有力,工作室里只剩下刻刀与陶土摩擦的声音。
1月21日,在“好品非遗过大年”2025年新春非遗集市济南面塑的展位前,代表性传承人骆遂展示他近期创作的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五色蛇形面塑。骆遂从事面塑创作多年,一直致力于传承与创新济南面塑技艺。此次特意创作的蛇形面塑,融入了吉祥寓意,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说起皮影戏,大家或许都不陌生,它是“电影的始祖”、“最早的动画”,作为一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民间艺术,在我国流传范围广泛,群众喜闻乐见,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流派,其中,济南皮影戏作为山东皮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民众喜爱。
☝☝点击查看视频☝☝走进济南兔子王非遗传承人杨峰的工作室,可以看到背插靠旗的兔子王、欢天喜地的鼓乐小兔、憨态可掬的“兔宝”……形态各异的兔子,挤在案台上、书架上。此时,杨峰专心正在制作他的“七十二泉”系列兔子王。 “我是从2002年开始创作兔子王,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
【来源:济南时报】单孟渤的蛋雕作品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铮 摄在又薄又脆的蛋壳上雕刻,他玩儿了30余年。文字、花鸟、肖像,他都可以雕刻在蛋壳上。年过七旬的单孟渤,是山东省级非遗蛋雕的传承人,他的蛋雕作品,少说也有3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