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提倡“孝”,国内的主流媒体在每一个重大的节日里都会大肆宣扬,关于孝顺的各种事迹,数不胜数。百事孝为先,“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的家乡有句古话,孝顺之人,众丑有三成。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是“孝”,人品再差也有三成是好的。
今日媒体报道:日本机构对中日美韩4国高中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最孝顺,87.7%的中国学生强烈表达了照顾父母的决心。而日本学生照料年迈父母的意识排名最后,与亲自照顾父母相比,日本学生更愿提供经济上的支援委托他人照料。中国多孝子,不过,还应多培育孝的土壤。
中国有句古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所以,与其说中国人认为孝是最大的美德,不如说中国人认为无条件服从,听话,顺从,服服帖帖,俯首帖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没有任何自我意识独立精神及起码人格的状态,才是最好的美德。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完全无法绕过去的词。甚至说得过激一点,孝这个名词都快成为压在古代中国人身上的一座大山了。用西方自由的眼光来看颇有些pua的味道。但孝依然是中国人最优良的品质之一。孝的追溯或许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祭祀上。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个网友自制的“中国孝心地图”让大家眼前一亮↓没错,根据该网友的统计,河南人民孝心指数爆棚,高居全国第一;然后,东三省黑吉辽垫底了……大家先不要争论,我们来看看这个“孝心地图”的数据来源。
谈孝 孝,这个概念和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国独为突出。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就是一个宗法伦理色彩非常浓的社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 中国人民一向视孝为最高美德。嘴里常说的,书上常讲的三纲五常,又是什么三纲六纪,哪里也不缺少父子这一纲。
在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读博士的越南青年吴曰环。 把《西游记》当小说看太浪费题材,《红楼梦》里的人整天喝茶聊天太无聊了,中国人的“孝道”太狭义……在成都生活着一批老外“中国通”,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很深入,其视野、方法、角度等也都与众不同并很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