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成长过程中,河西走廊逐步被明军所控制,太祖的“藩王御边”策略也形成并完善。乙丑,敕肃王楧曰:“古者,兵出于农,人无寒馁,有寇则操戈以战,无事则荷耒以耕,此良法也。今春气方和,宜及时督军屯种,遇有征伐,尔其亲率精兵,与长兴侯耿炳文等进讨。”
公元1380年,达定妃抓着朱元璋的衣服,苦苦哀求道:“皇上,孩子还小不懂事,就饶了他这一次吧!”这一幕记载于197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的明朝宫廷档案——《太祖皇帝钦录》中,达定妃因为儿子齐王的受罚而寝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但不管是奸是忠,在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时还能保持清醒选择拒绝,都绝非常人。很多人都根据一些史料记载,说朱瞻墡是个贤王,不争权,不夺位,兄友弟恭,忠君爱国,甚至面对送到手中的皇位都要选择拒绝,可谓藩王之楷模。
崇祯九年,清军入关,情况危急,唐王朱聿键自行招募上千兵马,出发去北京勤王护驾。崇祯帝知道后大怒,谁知道你是勤王呢还是想搞事情呢?自从朱棣造反成功,由藩王变为皇帝后,明朝对藩王的防备就十分严格。藩王可以尽情花天酒地,可以随意欺压百姓,随便你做什么,只要安心在封地被圈养就可以。
197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了一批明太祖朱元璋110篇亲笔密旨,其中有96份都是明朝第一代晋王——晋恭王朱棡。在这批密旨中,小到养羊养马、屯田筑城,大到出兵作战、捕杀功臣,事无巨细,都有朱元璋的亲自指点。
他是明朝藩王中最嚣张的王爷:,从小啊这当太后的母亲对他是无限溺爱,这皇帝哥哥呢更是对他出奇的纵容,甚至放任。他建的墓比皇帝陵规格还要高,简直把他宠上天了。他就是明穆宗朱载基的小儿子朱翊缪。朱翊镠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同母弟弟,母亲是孝定李太后。
在对历史上的珠宝首饰进行盘点时,出镜率最高的一般都是欧洲的皇室家族,殊不知,我们中国也有很多有分量的皇室珍宝,只不过这些宝贝往往会跟随其主人入土长眠,但是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却能让今天的人一睹往日皇室珠宝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