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即将来临,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近日,襄阳市烈士陵园红色宣讲团走进谷城县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据了解,陶湾中心小学目前有大约150名学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
令人心碎的是,不少战士把一腔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最终永远地沉睡在战场之上。现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断桥桥头有关于抗美援朝英雄的大型雕塑,最前面的是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彭德怀左面的是毛泽东长子毛岸英,而右面则是50军副军长蔡正国。
(记者张思怡)“一座荣山有幸,常埋忠骨;几多烈士无名,光照汗青!”朗朗的读书声划破清晨的荣德山,烈士陵园迎来了贵州省桐梓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与他们结对的来自容光镇的留守儿童。11月21日,由团县委、鼎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容光镇云龙小学开展的“圆爱工程”社会实践活动拉开序幕。
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叫董耀栋的少年,转学到了丹东八一小学。这所小学的孩子,大多为军人子女。每当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去扫墓。孩子们还小,不懂得什么叫生死相隔,只知道清明是借墓游春。“没有悲伤,我们从来不悲伤。
梨花风起又清明,追忆英烈热泪倾。值此清明节之际,为便于网友前往身边的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表达哀思,光明网联手高德地图推出“探寻‘英雄之光’——寻找身边的烈士陵园”地图指南。这个清明,我们一起走进烈士陵园,探寻永不冥灭的“英雄之光”。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安源工人中建立了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安源工人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在安源创办夜校,吸收大量工人入学习,而在这些学习的工人之中,也不乏有许多8—15岁的小童工,在这样的条件下,安源的少年儿童组织起来了,并于1922年4月正式成立安源儿童团。
近日,和田边境管理支队赛图拉边境派出所民警带领辖区儿童前往烈士陵园开展祭奠活动,共同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活动当日,民警和孩子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大家整齐列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
暑假来了,家长们都在策划着假期该让孩子干点啥,总不能让孩子每天待在家里看电视、刷手机,有家长主张带着孩子出去旅游的,多见见世面。其实,想让孩子见世面、增长见识的地方有很多,并不是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各位家长不妨趁着暑假的大好时光,带着孩子去下面这些地方,比补课强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