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芳,今年36岁。三年前,婆婆因为一次脑溢血偏瘫了,从此她就在我们家养老。尽管我尽心尽力地照顾她,但婆婆整天嫌我不孝,这让我十分困扰。后来,我用了一招,不仅让婆婆的身体有所改善,她的脾气也变了。婆婆偏瘫后,原本独立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无法自理,这让她心情十分烦躁。
周秋菊与家中老人合影。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丹 长沙报道5月6日早上7时许,家住长沙县路口镇龙泉社区的周秋菊起床后,第一时间跑到婆婆房里,服侍老人起床、洗漱、准备早餐……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后,她再匆匆忙忙地去外面做事。这样细致入微的呵护与照料,她一干就是17年,从未停歇。
给婆婆递餐巾纸汝州市温泉镇连圪垱村苏庄自然村,一个只有200多口人的小村庄。2月21日上午10时许,没有去葡萄园打零工的朱春红,和往常一样走进厨房,为婆婆削了半个苹果,切成小块,又从饮水机上倒了多半杯温开水,回到上房。
央广网盐城5月6日消息(记者庄滨滨 通讯员徐红霞)孝媳好口碑,乡邻皆称赞。近日,记者从江苏盐城市了解到,该市亭湖区南洋镇兴隆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刘爱红,30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服侍年迈患病的公婆,先后获评“亭湖好人”“盐城好人”“江苏好人”等称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喂,女儿吗?电视怎么弄也打不开,能不能找个时间,过来帮我看看?”3月20日晚,武汉市洪山区湖工社区空巢老人周奶奶拨通女儿的电话,语气中透露出焦急与不安。空巢老人数量庞大,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需要社会关注。给空巢老人搭把手,难点在哪?
中新网来宾6月30日电 题:广西合山尝试破解失能老人养老困境 为经济转型闯新路记者 蒋雪林“老人最缺的就是爱和关心,平时我都跟他们互动,经常跟他们聊天,谈一些家里面的事,让他们记起以前的事情,让他们感觉有人陪伴,不觉得有那么孤单。”广西合山市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护士屈珍洁说。
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在孝老爱亲方面,孝玲真是好样的,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4月17日,中国好人、民权县帮扶好人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智慧由衷地说。王智慧口中的“孝玲”是民权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王孝玲,她26年如一日照顾公婆和父母的事迹在民权当地传为美谈。
(资料图) 从东墙到西墙大约4米,从南墙到北墙大约4米,在这个面积约16平方米的房间里,进门处停放着一辆轮椅,靠墙是一张宽约一米、长约两米的护理床,这里便是北京市顺义区居民周先生几乎全部的生活空间。只有当天气好的时候,他才能够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晒晒太阳。
房间位于4楼,上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80岁的陆爷爷的脸上。正在鼻饲的陆爷爷平躺在床上,护工守在他身边忙碌着……这是日前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一级医院天拖医院内的一幕。陆爷爷并不是天拖医院的住院病人,而是在天拖医院住了3年之久的康养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