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谷雨将至,雨水越发多起来。渠江边,烟雨蒙蒙中,渠江号子传承人梅才挺招呼同伴唱起船工号子。“船工号子一声吼,一根索索搭肩头哦……山高路滑麻爬险滩呢……”这声悠扬的号子,曾在渠江边消失了近50年。世界上有成千上万条河流,这些河流造就无数支船歌。
近日,经响水县政府研究,决定批准灌河船工号子为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灌河船工号子是悠久船运历史的见证,是千百年来灌河船工艰苦水上生涯的真实写照,其内容丰富、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和欣赏价值。
周颖昳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内江观察 罗尹 唐广 摄影报道“沱江悠悠沱江长,弯弯沱江去远方,两岸青山美如画……”4月28日上午,李远辉作为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的文化“代言人”,在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上,演唱浑厚、高亢的船工号子。
响水民间老艺人的“船奇”人生今年71岁的民间艺人江尧成,是响水县航运公司一名普通退休工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情有独钟,执着追求。他兴趣广泛,志存高远,历时3年,自费制作了帆船的模型、成为江苏省《船工号子》 搜集、整理和申遗第一人。
在鸳鸯走马楼观看澧水船工号子展演后,总书记走上前与演出团队亲切交流,叮嘱他们要把曲目传承下去。4月2日,澧县文化馆歌舞排练室,伴随一声浑厚的嗓音,今年70岁的黄苏平指导一众传唱人,开始排练澧水船工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