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主街目前正在进行风貌整治 摄影/孙本报讯(记者 张昆龙)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获悉,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导则正式发布并执行。年底前南锣商家将从年初的235家减少至154家。未来南锣将重点恢复居住功能。
撰文 │ 巩峥 洪珊摄影 │王然 孙戉编辑 │ 曾佳佳瘦身版南锣五一亮相从去年10月开始封闭施工的南锣鼓巷,经过“瘦身”后,部分店铺重新开门迎客。小编了解到,全部修缮改造后,南锣鼓巷的商铺由原来的235家减少到154家,还特别增加了民俗文化馆等公益设施。
百荣二期年底前疏解完成;东华门小吃街今年将转型,恢复大街两侧原貌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今年,永外街道区域内,百荣二期20余万平方米的商品批发、仓储疏解将基本完成。故宫周边将进行环境整治和业态疏解转型升级。
■ 来论去年10月28日至12月12日,南锣鼓巷封闭改造,店铺数量大“瘦身”。鸡年春节是南锣鼓巷改造后首次“开门迎客”,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青砖灰瓦木门框的南锣鼓巷,终于充满了“老北京味儿”,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与“瘦身”之前相比,南锣鼓巷商铺从235家减少到154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杜梨9月1日起,南锣鼓巷166家商户全面取消窗口售卖餐食,改为室内堂食。如今,新规施行即将满月,南锣鼓巷变得怎样了?南锣鼓巷作为国内外游客体验老北京文化的窗口之一,人流蜂拥而至、热度居高不下,街区面貌品质如何至关重要。
身边的变化,今天我们讲述的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南锣鼓巷的故事。南锣鼓巷:老胡同里的新生活南锣鼓巷全长780多米,建成于元大都时期。在主街的两侧,各有8条胡同,分布着800多个院落,完整保存着元代“里坊式”的胡同肌理。这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接踵而至。
从高高挂起红灯笼的前门大栅栏,到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从亮起璀璨灯光的三里屯,到充满欢声笑语的龙湖天街,烟火气正伴随着新年倒计时重回北京城。目前,北京的众多商场已在12月初陆续恢复营业。在北京的各个龙湖天街商场,新年新气象正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