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做法的背后,是这些地方经济相对欠发达,适婚男女为了谋生往往都要去长三角、珠三角或大城市打工,并且由于社会对两性期待不一样,女性在城市扎根的条件比男性低,有一份体面工作即可安顿下来,导致返乡女性比例要低于男性,或者反过来说,适婚女性外流率要高于男性,再加上当年新生儿性别比本来就男性畸高,从而令男性竞争的态势更加恶化。
历经10年嬗变,“让不让生”已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想不想生”和“生了怎么养”。回顾政策历程,10年间,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2021年放开“三孩”,这表明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决心。
2月19日,多地适婚青年及其父母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当地彩礼行情还在上涨。日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指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彩礼该不该有、彩礼的本质是什么、彩礼怎么使用……最近,有关彩礼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作为男女双方缔结婚姻过程中的一项传统礼仪,彩礼蕴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如今,在结婚过程中,彩礼依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不少新人“卡”在了彩礼这一关。
CFP供图“高价彩礼”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在舆论场掀起波澜。近日,又有两则关于彩礼的新闻引发热议。一则是甘肃定西对彩礼“限高”半年多以来,已有7成彩礼控制在5万元内,平均为4.9万元,比行动前下降了10.9%。
江西某地不含车房彩礼超过38万元;河南某地全款买车买房之后还要二三十万元彩礼;福建某地彩礼最多甚至高达200万元……伴随着春节的结婚高峰,高价彩礼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彩礼本是一种传统婚俗,寄托着父母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2024-04-25 08:34来源:中国青年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治理“高价彩礼” 六成受访者呼吁形成文明嫁娶新风尚超五成受访者认为“高价彩礼”主要与攀比心理和各地风俗有关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彩礼数额不断走高,加重了年轻人婚恋负担。
“高价彩礼”这一现象被“中央一号”文件点名,要求专项治理。2月13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到,要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文件发布后,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日前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地方攀比成风,高价彩礼既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也污染了社会风气,甚至成为乡村发展的制约因素。破除高价彩礼,需不断调整优化思路,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作者:严水泉随着元旦、春节结婚高峰的到来,高价彩礼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现实中确实有不少青年男女被高价彩礼困扰。面对高价彩礼的压力,我们应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抵制,不让高价彩礼成幸福“绊脚石”。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2月15日(漫画)高价彩礼近年,彩礼在一些地方攀比成风,导致本应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异化为以彩礼为前提,不仅降低了婚姻的甜度,还加重了经济负担。婚姻幸福不应用彩礼多少来丈量,以情感为纽带的婚姻更不应异化为“一手交人一手交钱”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