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10月22日晚,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新编京剧《皿方罍》作为“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湖南省委宣传部推荐展演剧目在京上演,以创新的舞台艺术形式演绎国宝回归的艰难历程。据悉,今年是皿方罍器身从海外归国十周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抒怀 李丹 周颖 何青 李赛凤 设计 邓琴长沙报道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有“生、旦、净、丑”的四大行当。随着新视觉京剧《皿方罍》首演的临近,观众们对这部“湘”味十足的大戏期待不已。剧中,生旦净丑具体是怎么分配的呢?通过一组海报揭秘。
你还记得那次全球华人牵挂的文物洽购吗?你还记得那尊器型硕大,雄浑庄重的“方罍之王”吗?2024年,正值完罍归湘十周年,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湖南博物院联合打造的文博题材新视觉京剧《皿方罍》于5月31日在湖南大剧院上演,将那段方罍百岁流转、文博工作者矢志不渝的故事讲述给观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记者今日获悉,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新编京剧《皿方罍》已经完成第一次彩排并召开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皿方罍》首次彩排的舞台呈现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抒怀 李丹 周颖 何青 李赛凤 长沙报道当国粹京剧遇上被誉为“方罍之王”的皿方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4年,正值皿方罍器身回湘、身盖合体十周年之际,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倾力打造了一部“湘”味十足的新视觉京剧——《皿方罍》。这部大戏有哪些内容不容错过?
中国文物报记者 李瑞10月22日晚,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新编京剧《皿方罍》,在北京保利剧院精彩上演。该剧以创新的舞台艺术形式演绎国宝回归的波折历程。今年是皿方罍器身从海外归国十周年。皿方罍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
10月22日,新编京剧《皿方罍》作为“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展演剧目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新编京剧《皿方罍》演出剧照。红网时刻新闻10月24日讯(通讯员 李朝辉 摄影 孙波辉 孔琼 记者 袁思蕾)以国粹之声讲述当代故事,用科技手段赋能京剧艺术,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5月31日至6月1日晚,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湖南博物院联合打造的文博题材新视觉京剧《皿方罍》在湖南大剧院上演。国家一级作曲朱绍玉担任该剧编腔作曲。朱绍玉表示,创作文博题材京剧非常难,在创作中他主要把握民族性、历史性、现代性和湖南的地域性,力求让老戏迷过把瘾,让年轻观众喜欢。
【来源: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今年是有着“方罍之王”之称的皿方罍器身从海外归国的十周年。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新编京剧《皿方罍》,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蓝本,围绕着商代青铜重器皿方罍的身世沉浮展开,将一段跨越百年、涉及国宝回归的传奇故事搬上了舞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6日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李佳 佘倩文)京剧《皿方罍》、湘剧《夫人如见》、舞剧《王船山》、皮影戏《我要飞翔》、话剧《深海养牛人》……第八届湖南艺术节将于11月8日在长沙开幕,28台新创大型舞台剧目也将与观众见面。
潮新闻 执笔 谢燕青最近,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原创大戏越剧《我的大观园》首演,能容纳近900人的剧场,连续两天满座。其中,年轻观众占比达到了98%,成为“观剧主力”。打破“中老年专属”的标签,传统戏曲迎来了更多的“青年追戏人”。
“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01大剧场展演单元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国歌剧舞剧院时间:10月19-20日地点:北京展览馆剧场看点《白毛女》堪称中国舞台艺术的经典之作,民族歌剧的里程碑,是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