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健康网】今年6月2日至7日是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如今,越来越多人成为“视觉初老族”,老花眼日趋年轻化,不再是老年群体的“专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凯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退化,无论近视还是不近视,都难逃老花眼。
45岁的林女士是一位事业有成,保养得当,看上去非常年轻的办公室职员,但是最近她发现越来越没办法长时间工作,眼睛干涩不说,有时还会头痛,太阳穴胀痛,电脑和书本上的字也模糊起来……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说是老花眼,佩戴老花镜就可以了,林女士有点郁闷,明明自己很年轻,怎么就老花眼了呢?
人一旦上了岁数,这眼睛也会跟着偷懒,老花眼就是个特别常见的麻烦事儿,以前看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看东西都会变得模糊起来,不过您先别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预防老花眼、延缓老花眼的发生!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视力也随之下降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每天除了睡觉都是盯着电脑办公、手机玩游戏,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每天低头写作业若作息不当也会造成近视下降的情况,再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还会出现老眼昏花的现象。
近视、远视是屈光状态的一种改变,而老花眼不同,是晶状体功能老化,调节力的下降,因此无论是眼睛存在哪一种屈光状态,远视、正视、近视甚至高度近视,大部分人到了45岁以后,随着调节力的衰退,都会出现老花眼,只是说老花的度数不一样。
大多数人认为,老花眼多见于老年人。然而,生活中不仅是老年人会出现老花眼,年轻人如果眼睛过度疲劳,也会导致老花眼提前到来。如今,在眼科门诊,80后眼睛出现“老花”现象的患者并不少见。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老花眼一般在38岁左右出现,52岁以后老花眼的发病率接近100%。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眼睛会出现一些疾病和问题,眼球结构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很多人到一定年纪以后眼睛变得看东西不清楚,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老花眼。老花眼一般来说无法预防,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延缓它的发生。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岁月的痕迹不光留在人们的容貌上,身体上的变化也将非常明显,比如逐渐佝偻的身形,越来越差的体力,不灵便的腿脚、越来越模糊的视力等等,都十分影响日常生活,但这是生长的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避免或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