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是一种神奇的治病保健手段。艾灸是以艾叶制成的各种灸材为治疗工具,通过点燃后的热量,靠近或接触人体的重要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上火的最大原因其实是气脉不通。但凡能灸进去,就不用害怕上火,因为能灸进去就已经代表身体的需要。如意灸法用到的就是李幸老师所说“守中央通四方”的原理:在腹部取穴。刚开始你会感觉热量在腹部慢慢聚集,充盈,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热量沿着经络去走往四肢,疏通经络。
灸法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庄子·盗跖》篇中,孔子将自己所做的事情比喻为“无病而自灸”,可见在那个时候灸法已经出现并且得到广泛认可。南宋时期,有一个人长期咳嗽,什么药都试过了就是不好,艾灸期门穴三壮就痊愈了。
多继发于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发生于腹腔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生理结构较为特殊,淋巴结在局部尤其是回肠、盲肠末端丛生,各类病菌、病毒因回盲瓣的作用,容易在回肠末端长期停留,故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回盲部淋巴结,致病菌在盲部淋巴结长期停留并反复刺激,局部炎症反应因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