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 首席记者 张莎健忘、易怒、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家里老人的一些“糊涂”表现,其实很有可能是“认知障碍症”的症状。10月18日,记者走进江津区双福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探访全市首个“嵌入式”认知障碍老人照护专区。安全第一 电梯包装成图书架认知障碍,俗称“老年痴呆”。
因此,老年人在平时要多注意,尤其是存在以下这5个吃饭习惯时,要及时改掉,才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1、吃得太油如今,因为饮食质量的提高,大多数人在日常的饮食比较偏向各种油脂食物,而这些食物是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摄取过多的高油脂高脂肪食物,会让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时间一长,血管
老年痴呆也就是阿尔兹海默症,属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患上这种疾病的老人记忆会出现障碍、语言功能受损、不认识身边的人、甚至不记得回家的路…这种病并不罕见,截至2019年,中国有1000多万AD患者,是全球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
提到大脑,大家都听过“老年痴呆”的说法,也就是阿尔兹海默综合征。一般人对于阿尔兹海默综合征的认知为:如果一个老年人变得“老糊涂”,爱忘事,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老年痴呆了。这个认知真的对吗?30岁就要注意!老年期痴呆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 有一种疾病,会慢慢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和行动能力,让人无法正常说话、吃饭,以及找到回家的路……这便是「阿尔茨海默病」,它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暮年。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数据,全球范围内,每3秒就新增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有一种疾病,会慢慢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和行动能力,让人无法正常说话、吃饭,以及找到回家的路……这便是“阿尔茨海默病”,它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暮年。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数据,全球范围内,每3秒就新增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年龄增大并不能代表身体一定衰老,人的年龄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心理年龄,一部分是生理年龄,如果一个人自己认为自己老了,肯定身体老化的速度会加快,人的身心是相互统一的,现实中可以见到有很多国宝级的院士、教授都是老顽童的心态,就像现代诗人冯唐说的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孙永安本报记者 张 健《2023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事实与数字》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达1000万,在国人疾病死因排行榜上位居第五。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徐尤佳年刚过完,73岁的郑大伯在家属的陪同下去杭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就医。“我爸爸以前性格非常温和,这半年变成了‘火药桶’,我们以为他是有什么事心情不好,但是问了也不说。前两天他烧饭忘关火,差点把房子都烧了,我批评他两句,他还说我是坏人,要赶我出去!
在老家和70多岁的老爸老妈朝夕相处了50天了。77岁的老爸衣食住行都按部就班的。老妈也是。每一个老年人都喜欢捡东西回家。我的老爸每天都会捡几样东西回家(各式各样的东西)家里的柜子塞满了他捡的茶杯。他年轻的时候也是霸气十足的。为什么老年人不管什么层次都喜欢捡东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