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或许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一些后来的执政者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人民的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失去了战斗堡垒作用,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不再听从党的指挥。
这是一篇一万七千多字的长文,题目是《西方滞胀时期苏联的形势错判与战略失误》时间关系,和您分享其中一些发人深省的要点,文章写道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作为导火索,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长期“滞胀”,其是作为西方阵营首领的美国。
苏联后期,许多有识之士对当时苏联的问题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为了挽救苏联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我们不能否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历史发展的节点或者说关键时刻,英雄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加速或改变,甚至是决定性影响。
近日,戈尔巴乔夫的去世,让很多人又不禁回想起了三十多年前苏联解体时那段风云激荡的日子。有不少人认为是戈尔巴乔夫主动把苏联给解体了,其实,他是一心一意想要拯救苏联的,他的终极目标只是想让苏联换个马甲继续活下去。
曾经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前苏联轰然解体,时至今日依然对我们有着强烈的警示作用。在苏联权贵享受特权给他们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同样,苏联全社会政治信仰丧失,媒体阵线全面崩溃,西方自由主义趁虚而入,各种和平演变趋势而起,带节奏反政府宣传谣言满天飞,而这一切的主导都竟然是当时的一把手勃列日涅夫;
2019年,鲁斯拉姆·伊姆兰诺维奇·哈斯布拉托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签署《别洛韦日协议》的事情时,他表示,如果他当时在莫斯科,就能阻止叶利钦推进协议的签订,苏联也就不会解体。
苏联在20世纪的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巨变,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无疑是加剧了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上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后,推行了被称为“改革与新思维”的系列政策,试图通过经济改革(即“加速政策”)、政治开放(即“公开性”)和外交缓和(即“新思维外交”)来振兴苏联。
苏联解体和苏联剧变是两个概念,剧变是因为党的问题,而解体是因为民族问题。1991年12月25日,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内部战争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土崩瓦解,在其废墟上诞生了15个崭新的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