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消毒用什么? 酒精:会导致伤口延迟愈合,愈合时间越长,形成疤痕的几率越大。碘酒:碘酒会灼烧皮肤。皮肤若不慎接触碘酒,应及时用酒精脱碘。紫药水、红药水:含汞,不建议使用。碘伏:其碘浓度刚好有杀菌的作用,又不会直接导致瘢痕产生,可直接往伤口上涂。
今年的4月15号,陈先生去到一家名为“益源堂”的休闲会馆,本来是想拔拔火罐,舒筋活血。不想,技师的操作不当,直接导致他全身多处烧伤。陈先生:“当时她拔到第二个罐的时候,就一下子可能是技师慌了,然后把酒精泼洒到我背上,然后就导致火势变得更大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外伤,如划伤、擦伤等。然而,面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伤口,许多人的处理方法却可能存在误区。近日,重庆市药监局针对常见的伤口处理消毒药品和方式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公众正确、安全地处理伤口。酒精,这一常见的消毒用品,在使用时却有不少讲究。
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磕小碰在所难免,受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留下疤痕,甚至引发感染,威胁健康。那么大家平时都是如何处理小伤口的呢?酒精、碘伏、双氧水、生理盐水又该如何选择?酒精我们常选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酒精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更具穿透力,适用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面部。
与过去家里只备“红药水”“紫药水”等传统守旧的消毒方式相比较,目前人们开始使用碘伏、酒精、生理盐水等更科学的居家伤口消毒处理方法。但如果居家消毒不严谨,很容易使伤口出现慢性感染症状,那么日常生活中的伤口该如何正确护理呢?
家里有娃,难免有不小心碰伤、擦伤、扎伤、割伤的时候。受伤后第一件事,当然是清洗和消毒。但孩子们对“消毒”的态度,那叫一个抵触,总是免不了一顿“鬼哭狼嚎”,一时不知道是伤口痛,还是消毒痛。这么多伤口消毒剂,酒精、碘伏、碘酒、双氧水,哪一个在给孩子消毒时,最不痛呢?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