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亚太总站携手香港特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等香港多家机构,共同推出的“香港故事 中国精彩”香港中小学普通话朗诵(演讲)展演活动展播正式开始。
回归二十四年,香港普通话的普及化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关键是政府官僚的“懒政”,以及既得利益团体明暗两手的阻扰,再加上某些无良政客的搅局,使得很多香港中学与大学的毕业生,无法用普通话畅顺交流,然而一旦他们离开香港到了北京、台北、新加坡、吉隆坡就会尴尬得很,发现香港人所说的“中文”原来只是一种方言,而无法与全球华人充分沟通,也无法在全球越来越庞大的“中文圈”扮演活跃的角色,成为香港城市竞争力的一种结构缺陷。
这是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科技创意小学五年级的一堂语文课,教师李文绣正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生动的一课》,并引导学生讨论语文中“引用”的用法。师生间流利的普通话问答,不同于以粤语或英语教学的其他香港小学,令人颇感新奇。创立于2001年的“普小”是香港第一家采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的政府津贴学校,这样的普通话小学,全港迄今不超过5家。
据了解,共有来自港九新界30所小学的114名小一至小六考生报名参加测试,由经专业培训且取得资格认证的国家级测试员面对面以口试形式进行考核,通过朗读音节、朗读字词、朗读句子或短文、聆听理解或复述、命题说话等项目准确评定考生普通话的水平等级。
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据香港“橙新闻”网站6月19日报道,由香港语言研究中心组织研发的“香港小学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17日首度在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进行,测试地点位于考评局新蒲岗评核中心。据报道,此次测试共有来自全港30所小学的114名小一至小六考生报名。
普通话科已经成为香港中小学核心课程。图为在香港举办的“紫荆文化杯”首届全港中小学中国文化普通话比赛颁奖典礼现场。新华社发最近香港“一带一路”项目专员招聘职位火了。由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提供的这个职位年薪高达335.8万港元,但同样有一条醒目的要求:必须会讲流利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