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1937年的时候,《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打破了希特勒素食主义者的形象,“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希特勒是素食主义者,从来不喝酒也不抽烟。他的午餐和晚餐通常是汤、鸡蛋、蔬菜和矿泉水,但他偶尔也会吃汉堡,还会吃巴伐利亚香肠以及火腿等肉类食品。”
德国人有句谚语说:“Iss dein Frühstück wie ein Kaiser, Mittagessen wie ein König und Abendessen wie ein Bettler”,意思是“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国王,晚餐要吃得像乞丐”。
3月21日,来北京的第一个晚上,76岁的德国总统高克在使馆人员陪同下直奔簋街。簋街是北京最热闹的餐饮街。在一家餐厅的四合院包厢里,他尝了北京烤鸭,大快朵颐后连夸“Good taste”(味道好极了)。图为网友拍摄的照片,德国总统一行人。高克一行到达饭店的是在20日晚上七点左右。
没到访中国 他们也爱光临中餐馆即使不来中国,外国政要吃一顿中餐也不是难事,因为中餐馆早就遍布全球。美国华盛顿近郊的7号公路边上有一家普通的中国餐馆,红色招牌上写着四个金字“北京饭店”。老布什曾光顾50多次,小布什也曾多次携亲友在此聚餐。
最近,一位德国网红,在公园里摆摊做中国小吃,邀请路过的老外们品尝,结果因为中餐实在太好吃了,发布的吃播视频意外在网上爆红。其中,老外们最好奇和最喜欢的,莫过于东北酸菜烤肉,播放量高达580万+。对中国吃货来说,最街头的煎饼果子,都有360万人围观。
编者按:春节不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1月30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四海同春中国年”全媒体报道,邀请在海外的山东人和在山东的外国友人讲述过年的经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下中华文化的魅力,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故事。
现代快报讯(记者 龙秋利/文 顾闻/摄)“我印象最深的江苏符号就是‘淮扬菜’。”来自德国的肖安迪(Andreas Klein)刚来江苏不久,但淮扬菜却没少吃。在符号江苏的选项中,“淮扬菜”成了他的首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美食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是华侨华人心中牵挂的“家乡味”。德国黑森州的村庄里,名叫“金狮铁锅炖”的农家乐凭借正宗的中国菜品、多样的娱乐设施和周边的秀美风景,受到华侨华人和当地村民的关注,让更多外国民众有机会品尝中国味道,感受中国温暖。
8月16日,在上海书展现场,来自德国的洋女婿阿福说。2016年起,他与中国妻子莉萍定居上海,并出版了《阿福拜见老虎岳父》一书,受到读者欢迎。8月16日,他和《镜头下的中德人文交流》新书主编、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围绕“中德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与读者们分享了中德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