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评论】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闲暇时点开微信“跳一跳”、地铁上来一局“羊了个羊”、熬夜“合成大西瓜”……当下,各类小游戏产品凭借无需下载、即点即玩、体验轻便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王意天“玩游戏,一分钟弹出了3个广告,真不知道是在玩游戏还是看广告。”北京玩家小刘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抱怨道,当下很多小程序游戏,广告泛滥,严重影响了游戏体验。类似的吐槽在网上有很多。
近日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小程序游戏广告专项调查涉及微信、快应用等平台共40款被调查的小游戏九成以上搭载广告且多数涉嫌虚假宣传部分广告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存在违法违规内容小程序游戏(以下简称小游戏)是指在手机上无需安装专门的游戏APP,通过其他应用平台即可打开畅玩的手机游戏。
“玩游戏,一分钟弹出了3个广告,真不知道是在玩游戏还是看广告。”北京玩家小刘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抱怨道,当下很多小程序游戏,广告泛滥,严重影响了游戏体验。记者调查采访发现,这些广告中还含有不少诱导消费、低俗等不良信息。
暑期,许多家长又要为“控制上网玩游戏”的问题跟孩子“斗智斗勇”,但也有部分家长发现,学校要求上传暑假作业的小程序或者App上,竟然暗藏着购物广告链接或者小游戏界面。如果孩子自己上传作业或者打卡,极易被吸引过去。作业软件暗藏游戏广告马女士的儿子今年9月开学即将升入小学三年级。
“绝对上当受骗了!广告显示的说辞和实际效果完全不一样!”00后玩家赵凌愤怒地将几天前所下载的一款号称能赚钱的游戏删除,“视频里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不但玩法内容和广告不一样,要想获得所谓的奖金更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