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道,《易经》做为先秦思想的“元思想”,它给诸子百家的思想提供了基本范式——阴阳辩证思想。这一思想性的向外发动在易学中被称为:“义理”,而《易经》将阴阳概念符号化、数理化,这在易学中被称为“象数”!故古人将易象、易数、易义、易理称为“易之四德”。
《易经》的占卜作用,是几千年来大家一直口耳相传的,也是大家对它的直观印象,虽然很片面,但的确也是《易经》的功能之一。占和卜是不同的两种预测方法。“占”是不借助工具,直接使用数字进行预测;“卜”是借助工具进行预测,如:金钱、龟壳、蓍草等。
你知道吗?那个在菜市场里默默躺着的萝卜,竟然和古老的占卜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错,就是那个“卜”字,它不仅仅是萝卜的一部分,还承载着中国古代神秘的占卜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萝卜背后的故事,品味这横跨历史与美食的奇妙旅程。让我们先回到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代。
这两个字,“卦”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卟”是现代汉语通用汉字,收录在同年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卦”,但“卟”也要作到扎实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