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车出故障了,几公里的路熄火4次,仪表盘上的故障灯集体报警,一路上修理工带着电瓶全程保障,总算是到了修理厂,最后确认是电瓶老化。判断一个电瓶是不是老化只需要用万用表测量一下就可以了。但我的万用表没在车上,这就使得我瞪俩眼睛没“看”出来。
我的书架上有一幅装饰画,镶在曲线型玻璃框里,摆放了很多年。你可以不知道一幅画的作者是谁,创作背景,它的流派,甚至看不懂它,可它就是能打动你,因为色彩、线条、构图,或者某种感觉和情感——纯粹的美,喜悦、悲伤、愤怒、焦虑…
“扁”的本义为在门户上题字,《说文·册部》:“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门户,作为人们居所的出入口,更是得到人们的特殊关注和对待,一来这里是人们进出的必经之地,二来门户如建筑的眉眼,最是醒目,自古以来这里便是标示身份地位或贤才善行的重点。
观在打坐中的理解是内在的,也可以理解为内视,感观的理解是一种感觉,觉与悟,理解是一体的,佛家理论当问你,觉悟了吗,理解是开窍了没有,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里的心理解为感觉,内在的东西是看不到的,只能感觉,如果看光,用心去看伤神,看的是外表的东西,看来看去,都在外面徘徊,观是感觉,内在的层面,完全不一样,道家的理论理解成悟道,看永远站在门外,不走进里面是不知道内在的东西,心一动情就动,心情动难以入静,更别说入定了,初学者守上丹田很容易会晕,脚一定要踏实地,意守丹田,脚踏实地,有感悟了,再升华到感的层次,不能一步登天。
在现代汉语中,“看”是高频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看”,尽管常用,但“看”字的两个读音却常常读错,比如本文会提到的成语“看家本领”的“看”,读平声,即kān。
睬:答理、理会。瞅:看。瞪:①用力睁大(眼)。②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意。盯: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注视。睁:张开(眼睛)。眯:眼皮微微合上。眨:(眼睛)闭上立刻又睁开。睹:看见。瞄: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注视。睨:斜着眼看。瞟:斜着眼睛看。瞧:看。眺:往远处看。眈:用眼睛注视。
写这篇,纯粹是因为一个读者的留言。写完后,觉得很泄气。这枯燥的玩意儿谁要看啊。叹气一声——“视”的偏旁是“礻”,还是“见”?问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个特别爱思考问题、心思细腻的人。其实,不止一个读者,还有不少人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