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门急诊有不少宝宝因“高热,咽痛、不进食”来就诊,被发现咽喉部有大量的疱疹。医生提醒,近期疱疹性咽峡炎高发,该病具有传染性,学龄前儿童需重点防范。那么,这个让家属们“叫苦不迭”疾病到底是何方“妖魔”呢?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
华声在线7月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左依婷 陈慧娜 通讯员 曹仲辉)每年的夏秋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应该如何预防?7月6日,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发出健康提醒:家长正确认识这种高发的幼儿传染病,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一种良性的临床综合征。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最常见的是柯萨奇A1~6、8、10、22型病毒,近年来曾有肠道病毒71和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大规模爆发。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该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致病病毒主要为柯萨奇A组和EV71肠道病毒,本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且传播快。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部疱疹、进食困难等,部分患儿还会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1.
去了医院,确诊了是疱疹性咽峡炎。更令人崩溃的是,要在居家隔离2周之后才能去幼儿园。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肠道病毒感染的一种,夏秋季高发,传染性强,流行快,同一患者可多次重复发生,常表现为急性高热、 咽痛、流涎、厌食等,查体可见口腔内扁桃体前柱、软 腭、悬雍垂、扁桃体等部位的疱疹,患儿多因高热、 口腔疼痛而影响进食及睡眠。
天气逐渐炎热,具有传染性的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渐增,医生提醒,家长朋友不可误以感冒简单治疗。今天(14日)上午,记者从市中医医院获悉,近期该院接收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有了增多。在该院儿科专家诊疗,也有部分家长正在候诊。
夏季室外炎热,室内空调开放下又凉爽,儿童自身呼吸道粘膜免疫功能不足,进出室内外,忽冷忽热下,也容易罹患感冒,当上呼吸道感染系扁桃体受感染所致时,就会引发急性扁桃体炎症,而家属们比较纠结的是,到底扁桃体发炎,是不是得吃点抗生素来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