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视频形式召开了“全国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总结交流会议”,山东省动物卫生技术中心从试点背景、安排部署、技术流程、试验结果、阶段成效和下一步打算6个方面,全面总结汇报了生猪电子耳标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情况。
出生起第五天即带上“智能耳标”,体温、运动量等各类身体指标实时监控;每万头由4名工作人员负责,防疫、投喂均由机器人代劳……“智慧养猪法”养出的“二师兄”,会更好吃一些吗?天目新闻记者来到嘉兴桐乡寻找答案。“智能耳标就像是猪随身携带的身份证。
为大力提升能繁母猪承保理赔管理,有效杜绝养殖业理赔道德风险,2024年,国元保险安徽分公司在黄山、阜阳两地市试点实施能繁母猪“电子耳标”管控制度,利用芯片耳标替换传统的动物防疫耳标,精准化管控每一头投保养殖业保险的牲畜。
□本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3月16日,在位于宜阳新大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用手持设备对着种猪耳朵上佩戴的超高频电子耳标一扫,猪的出生日期、父系母系、诊疗、疫病等各种信息,都清晰地呈现在软件平台上。
在此背景下,部分养殖户开始接触“智能猪场”管理模式,惊奇的发现,原来高科技代替人工,不仅能省时省力,还能节省成本。要想猪长得好,就得让猪吃得好!猪的饲喂工作,一直是养殖户心头的“大问题”,猪身上的小毛病有一大部分都来源于饲喂工作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