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朵颜三卫,一向是鉴别真假历史迷的利器之一。很多人沉迷于其“最强雇佣兵”的虚假营销之中,认为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够通过靖难战争夺取天下,靠的就是朵颜三卫,为此不惜割让大宁卫。还有人认为朵颜三卫是宁王朱权的护卫,朱棣向弟弟借兵造反,事成之后却不顾当初“中分天下”的承诺,实属无耻。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和秦王朱樉、晋王朱㭎先后死去,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实行削藩之策,周、岷、代、齐、湘诸藩先后被削爵位,废除封国,降为庶民,燕王朱棣大为惊恐,遂于建文元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经3年多浴血苦战,燕军于建文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夺取了侄儿的皇位。
众所周知,永乐大帝朱棣作为“马背上的皇帝”,一生武功赫赫,五征漠北,收复安南。他不去欺负别人就不错了,让他割地赔款,想都别想!只是朱棣没有割地,却放弃了重要之地,给大明王朝埋下了巨大隐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六百年前的“永乐盛世”,探寻永乐大帝弃地的前因后果。
洪武末年,北方诸塞王的权势越来越大,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是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要权,且诸塞外不但手握重兵,个个也都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之辈,根本就不是朱允炆能够应付的,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要在遗诏中特意点明“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的根本原因,知子莫若父,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些儿子都不是平庸之辈,若是让他们来京师,朱允炆是应付不了的。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临终前他留下这样两句话,第一句话藩王必须削,否则皇帝就别想当安稳,第二句话如果朝内有奸臣,藩王可起兵清君侧,这两句话都是为了朱允炆,安安稳稳做皇帝,可令他没想到,短短一年不到,四儿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并最终成功夺权,史称靖难。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大明帝国开国名将冯胜为总指挥,新锐将领蓝玉为副总指挥,统帅20余万精锐的大明军队发起了对盘踞辽东地区的北元军队的进攻,在明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击下,北元辽东地区的最高统帅太尉纳哈出被迫接受名军的招抚,带领10余万部众投降明军,明军得以控制辽东这一战略要地。
都城定在哪里,和一个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历史走向。因为那时的经济重心在西北,甘肃水草丰茂,陕西沃野千里,四川是天府之国,定都长安可以整合函谷关以西的地理板块,用农业经济武装游牧骑兵,对东部地区形成降维打击。
电视剧《山河月明》以明朝历史为背景改编,由高希希和赵立军执导,冯绍峰和陈宝国领衔主演,还有颖儿、何晟铭、陈月末、张丰毅、杜源、王姬、成毅、王劲松、王庆祥、张光北、王绘春等实力演员,在剧中饰演重要角色,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