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近一年多来,我国已经有50多家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试点推出了“青少年模式”,试图从使用的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来规范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记者从目前已经上线“青少年模式”的多家网络视频及直播平台中,随机挑选了几款应用进行体验。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新增设的“网络保护专章”受到关注。该专章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付臣欢最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研究起草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表示,过往的“青少年模式”将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营造适合其发展的、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生活在提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个性,但不同代际人也会有一些相同的特质,虽然现在热衷于switch健身环的孩子们可能无法理解滚铁环的乐趣,但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渴望和对未知的追求是相同的,只不过渠道从电视变成了网络。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为了防止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很多应用程序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微信作为热门的社交工具,为给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也拥有该功能。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微信摇一摇、看一看、搜一搜、直播、游戏、购物、微信豆、表情商店等相关功能将自动关闭不可访问。
近日,上海网信办推出《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在18家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推广试行,指导上海属地主要音视频、网络文学、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采取积极的举措,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创作和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为未成年人织密网络保护网。
在互联网高度渗透、网络触手可及的当下,伴随着智能设备在未成年群体中的普及,有关儿童使用手机的负面新闻也已经屡见不鲜了,时不时就能从身边的新闻中听到诸如:儿童沉迷于社交媒体、网络游戏或是直播打赏、游戏充值导致家财散尽等事件。
2月3日晚,由江门市教育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门分社、南方+江门教育频道联合策划推出“江门市中小学生寒假预防沉迷网络主题班会”网课正式上线,江门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简顺芳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与家长分享如何预防孩子假期里“手机成瘾”,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手机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