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6月5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一垄垄百香果架下面、一棵棵青金桔行间套种的一丛丛斑斓叶绿油油。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抱安村8.9亩立体栽培种植基地,微风吹来,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一年能收割10茬,每亩一茬能收割约600公斤,每公斤卖4元左右,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南海网6月3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3日,记者从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推进三亚市百香果产业发展,今年6月起,三亚开展“粮食作物—百香果”轮作模式试点,为期2年。试点期间,将对试点种植百香果、粮食作物的种植户、合作社、企业等给予种苗、购买机械代耕设备等补贴。
新京报讯 据南海网消息,6月3日,记者从海南省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推进三亚市百香果产业发展,今年6月起,三亚开展“粮食作物-百香果”轮作模式试点,为期2年。试点期间,将对试点种植百香果、粮食作物的种植户、合作社、企业等给予种苗、购买机械代耕设备等补贴。
村间小道干净整洁,鸟鸣声声清脆,农户种植的百香果果实饱满,散发着独特的香味。如今,凤雅村通过“农村党支部+合作社”“第一书记+贫困村”“党员+贫困户、农户”等帮扶方法带动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
“我们的青瓜苗是嫁接苗,抗病性强,采收的时间也较长些,产量也会高一些……”11月27日上午,在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工厂化育苗中心(以下简称“崖城基地”)里,一个个大棚里,青瓜、辣椒、百香果等嫩绿的种苗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卢秀雄正为来自五指山市的观摩团展示青瓜嫁接苗。
原标题:苏朝泓身残志坚,搭建起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帮助残疾人重燃生活的希望(引题)独臂创业者的“阳光事业”(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赖书闻 北梦原 乔然在海南三亚,有一个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专门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免费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燃生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18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为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提升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18日,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天涯区农业农村局在三亚妙林田洋举行化肥减量增效暨“三新”配套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
海南日报保城12月26日电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邓钰 通讯员郑珑红)水果市集、非遗表演、围炉煮茶……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以下简称果博中心)将于12月28日焕新亮相,并围绕“山海筑梦·万果来潮”为主题,连续3天开展佳果共赏、民俗共品等系列精彩活动。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7月28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这是我们的‘钦密九号’百香果,皮薄肉厚,香甜可口……”近日,在位于三亚市崖州区三更村的“直播间”里,摆着木瓜、百香果、柚子等多种当地特色农产品,村民韦朝月正在一遍遍练习直播话术。
日前,在崖州区三更村的三角梅种植基地看到,五颜六色的三角梅花朵在晨光照耀下格外绚烂夺目。一个个亮眼的产业,一项项幸福账本,共同勾勒出三更村百姓幸福指数的上扬曲线,昔日的黎族小村庄,正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