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会促进光合作用的增加。但据10日《科学》杂志报道,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使空气变干,可能抑制了世界各地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的能量从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葡萄糖的过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近日该园专家发表氮素管理综合评论,并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Food上,对于土壤健康管理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食品供应安全是一个全球共性挑战。施肥可以提升作物产量,是保障食品供应安全的一个重要农业管理措施。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发布文章称,受气候变化影响,今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等多地经历创纪录高温,全球农业生产条件变得恶劣,多种农作物大幅减产,并由此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据欧盟委员会估计,西班牙小麦产量预计将比近5年平均水平低3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夏天,加拿大同时遭遇了刷新纪录的高温天气和持续燃烧的林火。美国媒体13日报道称,有专家表示,如果人们现在不采取行动,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强,我们会越来越频繁地面临干旱、森林大火等极端气候事件。
警惕!“毒大棚”致菜农呕吐、昏迷...罪魁祸首竟是它!近期多发!严重可致死!冬季为防蔬菜冻伤,一些农户会在蔬菜大棚内烧炭增温。这些炭桶点燃后,就像一个个热空调,源源不断给大棚输送热能,让大棚蔬菜安全度过“寒夜”。
近日,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竟然开始长草了!这一惊人现象引起了全球环保专家的高度关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背后的原因,并思考温室效应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来自珠峰基地的最新照片显示,原本洁白如玉的珠穆朗玛峰巅峰已被一层厚厚的绿色草皮覆盖,景象异常壮观。
参考消息网7月23日报道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1日报道,要获得有关极端天气如何推动食品价格通胀的更多线索,不妨关注本月热浪过后橄榄制品和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今年夏天即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之一。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题:温室气体与“双碳”行动新华社记者 黄垚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提到气候变化,大家很容易联想到温室气体这一主要“元凶”。温室气体到底如何影响气候?我们又该怎样应对?事实上,温室气体并非从来都是“负面形象”。
俗话说“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原本风和日丽的江淮大地,在3月初经历了一次雨雪天气过程,阜阳、池州等部分地区更是迎来了2025年的第一场雪。近日气温在短暂回升后,未来一周又主打一个变化多端,阴雨天气有点多,气温先升后降。
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过敏性鼻炎发作令人苦不堪言专家表示夏秋花粉诱发的过敏性鼻炎已过高峰期但由于今年秋季花粉季延长、花粉致敏性更强有过敏性鼻炎史的患者仍需注意防范中国医师协会尹佳介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会导致花粉季延长、花粉产量增加、致敏能力增强。
图为青海一处雪山。(资料图) 陈哲 供图中新网西宁3月21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陈哲所在团队最新研究显示,多年冻土区不但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同时也使该区域成为加剧全球变暖的重要“驱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