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75岁的女作家齐邦媛来到南京,拜谒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车子在山路绕行时,她好像梦游一般。最终到达了目的地——一排排黑色大理石碑上,刻着3000多位中国空军烈士的名字。齐邦媛不让人搀扶,静静地说:“我要自己去找那块编号M的碑。
1937年,刘兴诗只有6岁,在南京读小学一年级。回忆起撤离南京的那一天,他说,“那一天我爸回到家,很着急,跟我妈讲赶快走,一分钟也不要呆。那时候南京全乱了,都往下关轮船码头跑。敌人还没到南京,但是快了。
(从“九十后”到“九零后” 和平之声历久弥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劫后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师有段暖心情谊中新网南京12月11日电 (记者 申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松冈环老师给我们寄了一批口罩,给我的那包上还仔细写上了我的名字。
1937年这位奶奶这样说道↓↓↓↓南京大屠杀时候,这位奶奶说我跪着求日本人,不要杀我的爸爸,不要杀我的妈妈,日本人打着我,把我的耳朵打聋了,最后被打快半死的时候才离开,最后日本人还是把我的爸爸妈妈杀死了。
2022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写满了南京之殇、中国之殇、世界之殇。12.13如何坚守可贵的和平?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前夕,他们在这里跨越时空,缅怀历史,守望和平。
"XX,我于昨晚(农历八月十五)走了,走时心如止水,……"12月21日,在南京市六合区延安北路一栋老居民小区,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在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发现时老人的身边还有一封遗书。原来两个多月前,在举家团圆的中秋节,这个孤独的老人独自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