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开始的红海危机长期化对全球航运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全球港口拥堵程度已经达到一年半以来新高,而新加坡集装箱港口的拥堵程度尤其严重,已经达到新冠疫情以来最高,其他亚洲和欧洲港口近期也已经出现拥堵。同时关税威胁、港口罢工等因素加剧了全球海运的不确定性,运价一再飞涨。
克拉克森研究董事总经理Steve Gordon表示,在谈到最近的克拉克森港口拥堵指数时表示,目前受俄乌冲突以及中国多个港口疫情反复的影响,整个港口拥堵程度高于去年的水平,特定集装箱船队拥堵程度也趋向于之前的高点。
来源:环球时报深圳盐田国际堆满了密密麻麻的集装箱。编者的话: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直到今年,在全球一些主要港口出现多年不遇的奇观——就像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堵车一样,巨大数量的船舶被困水上,等待入港卸货。排在美国洛杉矶和长滩的船舶队伍,甚至沿着海岸线延伸了20多公里。
显然,这一趋势不仅令人回想起疫情期间航运市场的混乱局面,更凸显了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据Freightos的数据,过去一周内,从亚洲至美国西海岸的40英尺集装箱运费上涨了13.4%,达到了4915美元,连续五周呈现上涨趋势。
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新加坡港“堵船”了。根据亚洲集装箱咨询公司莱纳利特卡(Linerlytica)近期报告,目前集装箱船只在新加坡最长可能需要等待大约七天才能获得泊位,而正常情况下船只最多只需等待半天。
根据3月的最新港口信息,北美多个集装箱港口的多式联运作业受到恶劣天气影响,这种天气可能包括强风、大浪、暴雪或其他极端气候现象,这些情况在北大西洋的冬季尤为常见,会对船舶航行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船舶偏离预定航线或延误到港时间。
当地时间2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年度旗舰报告《2024年海运述评》(下称“报告”)显示,全球海运贸易在经历了2022年的萎缩之后开始复苏,于2023年实现了2.4%的增长,总量达到122.92亿吨。
每经记者:张韵 每经编辑:杨夏停泊延误时间长达7天,还有45万标准箱等待靠泊,咨询公司Linerlytica称新加坡港的拥堵程度正在加剧。对此,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官网5月30日发布公告称,好望角周边船只改道,导致全球各大港口船舶无法按时抵达,引发“船舶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