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资料图《郭沫若年谱长编》(林甘泉、蔡震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录有不少谱主未公开发表的诗词,多为应景之作,但有少数篇章别有寄托,其中尤以和龚自珍《己亥杂诗》三首值得品味。和诗作于1970年1月9日,正当《李白与杜甫》的写作行将完成之时。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郭沫若和鲁迅,都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革命家。他们二人将笔下书写的文字和中国的政治现实联系在一起,输出了一系列对于近代中国革命以及中国近现代文学具有奠基性作用的作品。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参与组织“创造社”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鲁迅为何要死在这时啊?”这是郭沫若阵营里一位作家惋惜的感叹。五四运动的惊雷给中国文坛吹入了新鲜的空气,打破了旧传统文学的藩篱。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深刻反映社会与国民性。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史学家等,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等,是中国新诗奠基人及历史剧创始人之一。
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民国时期是一个文人大师辈出的时代,鲁迅和郭沫若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文坛享有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