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 大型历史琼剧《青梅与王子》在海口市人大会堂拉开帷幕,这是省文化艺术学校实验琼剧团参评第二届海南省艺术节文华奖的剧目。第二届海南省艺术节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
编者按:作为琼岛乡音的代表,琼剧在海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进一步扩大琼剧等海南特色文化的影响力,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塑造海南文化品牌。近年来,我省在推动琼剧创新发展方面大胆尝试,形成了一些新成果。本期海南周刊聚焦“琼剧新声”,敬请关注!
为给定安美食节助力,更有效地传播当地戏曲和饮食文化,日前,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国智库策划制作了定安创意竖版宣传片《琼剧说定安》美食专辑,用琼剧的演绎形式介绍鸡屎藤粑、仙屯鸭饭、田野木薯糕等定安美食,在抖音、微信、快手等社交媒体得到了广泛传播。
缤纷课堂近日,琼海市塔洋镇中心学校60多名小学生来到学校舞蹈厅,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习琼剧。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感受琼剧的文化魅力,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校从2012年起开设琼剧课程,每周邀请专业演员来校授课。
创新路上打破“次元壁”,用“新”讲好故事琼剧与美食撞出激情火花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李梦楠“小青梅的粽叶身上裹,缠绕千古文宗,情系定安粽子……”今年端午节,不少海南人的朋友圈被一个抖音小视频刷了屏——经典琼剧《青梅与王子》的男、女主角在镜头前边唱边演,流畅展示了定安粽
日前,定安县委宣传部、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国智库策划制作了定安创意竖版宣传片《琼剧说定安》美食专辑,用琼剧的演绎形式介绍鸡屎藤粑、仙屯鸭饭、田野木薯糕等定安美食,在抖音、微信、快手等社交媒体得到了广泛传播。
潘心团编者按6月16日晚,2024第九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琼剧文化广场开幕,琼剧体验活动、戏迷票友大赛、“琼韵有理响”基层巡演、琼韵盛典和“大致坡周末剧场”等5大主题精彩活动,将持续到9月份。
我想,这应该是许多琼剧老戏迷梦寐以求的午后时光。因此,尽管时近百年,可许多年过耄耋的老戏迷还能屈指数到:琼汉年班、根元顺莲班、国民乐班、明新剧团、新国民班等名声响亮的专业戏班,也能忆起在这些戏班的“台柱子”——郑长和、吴桂成、陈俊彩等琼剧表演艺术家在戏台之上的一板一眼、一颦一笑。
改编古装琼剧《诗帕情》排演剧照。 省琼剧院供图■ 本报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李丹《汉武之恋》、《侨乡女人》、《浴血英魂》……翻开“第二届海南省艺术节评奖、友情演出及展览排期表”,人们很容易就被由海南各地琼剧院团推选,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的琼剧剧目吸引了目光。
9月30日至10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旅文厅主办,省琼剧院联袂地方琼剧团在海南戏院为观众献上八天八场的琼剧惠民连台好戏,古装琼剧《青梅记》《东周苏秦》《汉武之恋》《汉文皇后》《喜团圆》彰显地域审美,红色剧目《白马泉涌》《第一面国旗》闪耀党性光辉,经典折子戏专场精彩绽放,流派纷呈、行当齐全,为省内市民提供了长假休闲的好去处,让广大戏迷过足戏瘾,也为来琼游客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文旅体验,共享琼剧艺术成果,共庆祖国华诞。
2月23日、24日,历时数月紧张排练、精心研磨,大型新编历史琼剧《苏东坡在海南》唱响海南戏院,亮相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文艺精品演出季,一代文豪再现舞台,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融合诗词与戏曲的文化艺术盛宴。
本次国庆惠民演出由省委宣传部、省旅文厅主办,省琼剧院协同地方琼剧团联合出演,既有异彩纷呈的传统大戏《青梅记》《东周苏秦》《汉武之恋》,又有行当齐全的经典《折子戏》专场,既有展现浓浓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作品《白马泉涌》《第一面国旗》,又有充满平凡烟火气和奇幻旨趣的清新之作《喜团圆》《张珍追鱼》,中青年演员们将以蓬勃的朝气和扎实的功底在舞台上靓丽绽放。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曼良提起网络上热门的海南话歌曲,《定安娘子》是很多人的共同记忆。2009年末,这首将琼剧与说唱相结合的歌曲火爆出圈,让许多人发现了琼剧艺术更多的可能性,歌曲中琼剧唱段的演唱者含月就是一名资深戏迷。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28日消息(记者 陈望)3月28日上午,琼剧非遗文化传承暨吴梅先生作品座谈会在海口召开。省内琼剧专家、学者就如何进一步传承吴梅先生艺术作品、琼剧表演人才培养、扩大琼剧艺术影响力、塑造海南文化品牌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有大美自然风光,更有独特风土人情;是“天然摄影棚”,更是“影视题材库”海南文化,一部拍不完的电影■ 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吴会电影,是流行世界的、大众最易接受的文化产品之一。有一位导演曾经说过:“电影语言不是用摄影机拍出美丽的图像,而是去传达一个文化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