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桂斌生态兴则文明兴。随着殡葬改革的逐步深入,“魂系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生态安葬理念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花坛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近年来,济南市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各项工作走在山东省前列。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3日讯 “非是忘祖,感怀依然。今日共祭,一礼同拜……”今天上午9点,济南市玉函山安息园内举行了一场简短而庄严的集体共祭仪式。济南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代市民,为馆区寄存逝者及公墓安葬逝者献花行礼、寄托哀思。今年,陵园内没有了往年络绎不绝的祭扫人群。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1日讯(记者 马文文)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济南市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31日,记者从济南市民政部门获悉,济南市玉函生态示范园正式开园,成为全市推进殡葬改革、推行生态安葬的又一实践。
近日,民政部发布《2014-2015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绿皮书指出,在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的背景下,目前特大城市存在墓地价格虚高等问题。济南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我们从墓地成本、利润空间、土地猫腻、法律空白等角度为您一一揭秘墓地“机关”。“任性”!
3月19日上午,玉函山安息园笼罩在一片明媚阳光中,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由省民政厅、市民政局主办,市殡仪馆承办的2025年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在花瓣飘落中拉开帷幕。40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将在这里触摸生命的温度,聆听灵魂的回响。
一、济南福寿园公墓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孝里镇建筑结构:依山顺势,阶梯式,民族风格墓园建筑,墓碑采用花岗岩刻字石碑。陵园汇集了国内外著名的雕塑专家和墓碑设计师60余人,墓区内有国内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艺术家及各界知名人士千余人长眠于此。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今天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七月半”。易经农历七月为“否”卦,意思是立秋之后处处有阴气,人们往往选择在这时祭祖扫墓。因此,中元节前后成为一段属于中国人的独特的人文时间,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种种思考。往更深层次想:中元节到底意味着什么?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1日讯 3月21日,济南市发布通告,要求全市所有殡仪馆、公墓、骨灰堂、先人纪念林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暂停组织公祭、骨灰撒散、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群体性活动。玉函山安息园是济南市最大的公墓,有将近十万人在此长眠。
3月26日,记者从济南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清明节是追思亲人、祭扫悼念的传统节日,临近清明节,济南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做好祭扫服务保障,抓好安全防火工作。加强服务保障。督促殡葬服务机构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殡葬服务。
《山东省公墓管理办法》规定,公墓使用权限最长不超过20年,期满后继续使用,需再交管理费。目前济南建设最早的两家公墓——玉函山安息园和玉顶山公墓已出现1.15万座逾期墓穴,墓主家属面临二次交纳管理费。而更尴尬的是,这其中有2000多个“无主墓穴”无人交费。
清明将至,山东省济南市玉函山公墓安静肃穆,没有了往年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记者在现场看到,高玉珊戴着口罩、手套,怀中抱着一束菊花,拾级而上来到一座座墓穴前,先弯腰将杂物清理干净,再按照“一墓一花”的标准,将菊花依次摆放在墓穴上方,然后用胶带固定好,以防山风将菊花刮跑,最后起身深深
记者 李培乐 见习记者 管悦3月26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会上,济南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越千介绍了清明节祭扫的情况。李越千介绍说,清明节是追思亲人、祭扫悼念的传统节日,也是检验祭扫服务保障水平、抓好安全防火工作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