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本报记者 邰子君“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近日,记者走进江苏扬州东关街的芍药园子书场,与游客一起听一曲由扬州清曲非遗传承人沈玉红带来的扬州清曲版《声声慢》,品味属于扬州的那一份闲适文化。
进入三月以来,扬州市旅游持续走热,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诗画扬州的独特魅力。三月的扬州春意盎然,瘦西湖二十四桥游人如织,五亭桥下游船穿梭,黑天鹅宝宝水中嬉戏,一幅“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春日盛景正徐徐展开。
申遗成功之后的首个春节,熟悉的年味里多了浓浓的文化味。假日期间,江苏多地通过举办非遗体验、民俗巡游、节庆灯会等活动,将丰富厚重、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一道道文化大餐,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走亲访友、合家团圆之际,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随着李白笔下“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意召唤,进入三月以来,扬州逐步迎来春季旅游高峰。瘦西湖的潋滟湖光与明清古城的烟火气息,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顶流”目的地,文旅融合新场景与非遗体验项目更是为春日之旅增添独特魅力。三月的扬州春意盎然,瘦西湖畔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67期)【记录】【文脉】【记录】手端咖啡看戏曲 老地方的新时尚在全国新一轮旅游热潮中,在复苏的文化消费里,剧场/表演正在成为青年人打开一座城市和其文化生活的“导赏员”。当手端咖啡看戏曲,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新潮流,江苏的老街巷、老建筑如何被激活?
原标题:瞭望 | 在把握艺术规律中开新局——从易德波与扬州评话说起文 | 李广春前些时候,丹麦汉学家易德波博士来扬州故地重游,听曲访友。少堂书场和芍药园子曲艺社为她举办了扬州评话专场,热闹得很。特别是少堂书场,姜庆玲团长为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奉上了保留经典节目《三国》。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各地线下演出市场持续火爆。综合平台显示的演出安排计划,今年前4个月,全国有上万场音乐节和话剧等营业性演出持续上演,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因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追着演出旅行”这一新现象,带动热门演出举办地的机票、酒店订单量大幅增长,旅游消费新活力不断迸发。
为进一步促进扬州秋季文旅市场提质扩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的需求,9月15日晚,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市商务局、扬州市体育局、邗江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二分明月‘艺’扬州”金秋文旅消费推广季启动仪式在明月湖广场举办。
今天(1月31日)是大年初三,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丝毫阻挡不了外地游客抵达扬州“欢天喜地过大年”的热情。在古街巷和各大景点,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扬州非遗演艺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好地方”度过一个喜庆多彩的“非遗版”春节。
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小剧场一头连接着艺术创作、文化惠民,一头连着文化产业、文旅消费。今天(4月30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好戏轮番上演 小剧场撬动文旅消费》,其中聚焦了扬州“剧好看”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