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人民网成都1月21日电 (记者王波)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四川新兴产业增长20%以上。新兴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更好用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人民日报记者 张帆 王明峰 游仪《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片1900多个特效镜头,平均每个镜头包含5种以上特效元素。“惊艳特效的背后,离不开庞大算力支持与人工智能技术。”位于四川成都高新区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团队——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2月8日,2025年省属监管企业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在成都举行,要求省属监管企业以开局就冲刺、起跑就加速的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稳增长,抓牢抓实项目投资、生产经营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文/图“通过视察,零距离感受到四川‘拼经济、惠民生、促发展’的强劲动能,我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梳理视察成果,完善建议,为四川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全国人大代表、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高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道群告诉记者。
随着旋翼嗡鸣,装载十余管检验样本的无人机从成都东郊龙泉山半山腰的一家卫生院起飞,10多分钟后就可到达成都市区的综合医院送检。2024年,在成都,全国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正式投用,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首飞成功。
来源:经济日报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决策部署,明确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这一任务。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坚定实施“工业崛起”战略,抢抓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明确以“兴产、聚人、营城、惠民”为主攻方向,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名不见经传的西南小城,丹棱在新能源新赛道上蹄疾奋进,以一域之“光”为全域添彩。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累计客流量突破350万人次、成都都市圈9大重点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万亿元、成德眉资全域试点居住证申领“全程网办”……当下,成都都市圈越来越活跃。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1月23日,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举行。在这场研究部署新一年四川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会议上,明确了2025年工作重点和具体目标。记者梳理发现,“保护”“保障”两个关键词高频出现。具体有何重点任务?又将如何实现?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帆) 记者11日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近日,成都轨道集团、成都产业集团联合新津区、金牛区、新都区共同设立的总规模2.02亿元的融链轨道交通产业基金(以下简称“融链基金”)在新津区注册落地。成都为何设立轨道交通产业基金群?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四川省推进“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构建跨区域协同推进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把六大优势产业打造为万亿级产业,前瞻布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