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1945年,德军宣布投降的时候,还有700万的兵力,要说这样的人数也足够他们再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战争了,但是这些德军却突然间放弃抵抗,直接躺平,沦为战俘任由同盟国折磨,有人认为德国是为了蓄积力量进行下一次战争,但有人觉得那时的德国已经无力再战了,那么当时德军投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我们从在投降前德国还保有700万左右的兵力可以看出, 德国在二战中究竟投入了多少兵力, 德国并不是一个人口大国, 青壮年都上了前线, 国家的生产线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来支撑了, 吸着国家的血, 举全国之力支撑着前方几乎无法夺取胜利的战斗似乎得不偿失, 综合这一因素, 德国投降似乎是损失最小的一条路。
二战德国投降时仍有300万兵力,还有拼死一战的能力么在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苏军攻克柏林,5月9日德国正式无条件投降,此时德军仍有300万左右的兵力,难道只是因为首都柏林被攻克就投降了么,其实主要原因很多,下面我们仅就军事角度来看一下:1、盟军的兵力规模远远超过德军数量
德国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悲惨的事实,尽管德意志民族继续存在,但德国人民在战争中失去的远远超出了明显的物质和人员损失。但最后这些是残暴的,所以我们要列出它们:领土损失:波茨坦会议后,德国失去了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以及勃兰登堡和西普鲁士的一部分。
4个月灭掉6个国家,以一人之力挑战整个欧洲,巅峰时期的德国到底有多强。1941年年底,德国的土地扩张到640万平方公里,掌握的人口多达2亿,而在德国历史上,他们一直是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欧洲小国,要靠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十分困难,而在1934年,德国人迎来了他们的救世主希特勒,这个人,就是带德国走向强大的重要角色。
就是纪念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成立260周年,这不是瞎说,是俄罗斯主流媒体《论据与真实报》说的,我掰着手指头一算,哇噻,往前捯260年,就回到了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了,她在俄罗斯历史上可了不得,不得了,如果说彼得大帝是唐太宗的话,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武则天,而且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这两个人才能称大帝,而且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沙俄的领土迅速在欧洲扩张,不过,那时候正是大清乾隆时代,论国力还是咱们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