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八.一建军节了,央视军事类节目又集中展示我军一年来的建设成果,其中军迷们喜爱的《军武零距离》将播放八.一建军节特别节目,在节目预告当中展示了我军野战夺取敌防御阵地的场景,也就是演习双方展示堑壕争夺。
东方网·演兵场8月26日报道:据中国军号报道,近日,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组织防化分队开展喷火训练。随着指令下达,卧倒、据枪、瞄准、击发,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喷火兵”是干什么的?他们的工作仅仅是“放火”那么简单吗?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喷火兵”。
对很多年轻的军迷来说,他们的认知中,战争就是超视距导弹对轰,根本不需要见面也能解决问题。所以在许多年轻军迷眼中,防御工事、战壕这种东西有些落后于时代。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那事实真是如此吗?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导弹的出现确实改变了战争样式,打击不需要在见面也能完成。
看似普通的它,却是深藏功与名的“英雄炮”。上甘岭一战,志愿军战士唐章洪使用它取得歼敌400余人的辉煌战绩,赢得了“神炮手”美誉。本期,就让我们共同走近它。第15军45师135团八二迫击炮连炮手唐章洪是志愿军首位“单炮游动”歼敌百名的神炮手。上甘岭战役中,他日夜配合步兵坚守阵地,保护坑道,掩护反击,操炮先后歼敌400余人。“小钢炮”遇上爱动脑筋的兵。
近期,央视展示了我军进行堑壕战演训,利用民用无人机进行投弹和穿越机打击的画面,模拟场景高度还原了俄乌战场上的堑壕战中近距离遭遇战僵持的真实战例,这对锤炼我军在新形态下的战场适应能力意义重大。实战证明,拥有商用多旋翼无人轰炸机和穿越机的一方在类似的对决中占据优势。
尽管远程火力已经统治战场,但近战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仍未消失。解放军的近战武器传统上以轻型冲锋枪和微声冲锋枪为主,大多装备在陆军侦察兵和各军兵种的特战部队。而在普通的野战部队里,却很少配备冲锋枪,基本以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为主。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中原野战军(以下简称中野)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场战略性进攻战役。今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胜利72周年。
说到弹匣,不少人并不陌生。一个或直或弯的硬质扁盒,里面是连接弹簧的托弹板。这样的造型,说实话很难和“活泼”两字联系起来。但一说到弹匣设计的位置,那就立即和“活泼”挂上了钩,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情况不一。
我们在现代战场上,可以利用空间实现大范围机动、借助快速精确在最短时间内破敌作战体系。/战争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殊死厮杀,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对抗。古往今来,人类对于战争理论的创新和探索,无不围绕着时空等基本要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