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热不退,不吃东西,流口水……小心疱疹性咽峡炎找上门。近期疱疹性咽峡炎多发,做好防护是关键!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喉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该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
“孩子前几天开始发烧,喉咙里也起了‘泡泡’,在医院检查后确诊是疱疹性咽峡炎。”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从北京、浙江杭州、广东深圳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医院的疱疹性咽峡炎就诊量有所上升。
近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于1至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小儿,4月到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长,注意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
连续多日,南宁的最高气温达到38度,气温上升,湿度增加,食物也容易腐败滋生细菌,特别适合肠道传染病的传播。6月2日,南宁疾控发布防控指南,今年4月以来,南宁市感染手足口病的人数明显增加,监测资料还显示,目前南宁市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高峰季节,5岁及以下儿童是该病重点防范对象。
天气逐渐炎热,具有传染性的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渐增,医生提醒,家长朋友不可误以感冒简单治疗。今天(14日)上午,记者从市中医医院获悉,近期该院接收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有了增多。在该院儿科专家诊疗,也有部分家长正在候诊。
最近,许多家长因孩子感染疱疹性咽峡炎而感到焦虑。疱疹性咽峡炎每年4至7月和9至1月高发,影响了许多孩子的生活。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门急诊,小悦的妈妈担心地问:“医生,这种病传染性这么高吗?弟弟有疱疹,现在姐姐也咽部长疱疹了,怎么办?”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如何区别?
最近让家长闻之色变的疾病是什么?肯定莫属是疱疹性咽峡炎。该疾病通常在每年的 5 月至 7 月高温季节高发。5 岁的沐沐在一家幼儿园中班上学,因为喉咙出现许多小红点而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不得不在家隔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但它们的症状有所不同。
夏秋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近期儿科门诊不少患儿因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等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就诊,该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宝爸宝妈们需格外注意。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田玉珍,就疱疹性咽峡炎进行了细致的科普。
(通讯员:曹仲辉)每年的夏秋季,都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是什么病?应该如何预防?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带领广大家长正确认识这种高发的幼儿传染病,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魏珺)孩子高烧不退、满口疱疹、咽痛、口水多、吃不下睡不好……近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明显增多。医生提醒,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能减少患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