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唐宋八大家这一概念,是在明朝才提出的,明朝文坛复古,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反对八股文和台阁体,于是乎,从明朝初年开始,朱右就编纂了《八先生文集》,而“唐宋八大家”这一称号,是直到明末,一个叫茅坤的人编纂了《唐宋八大家文钞》之后,才确定下来的。
曾巩是客居济南的名士,是济南重要的文化名片。曾巩任齐州知州只有两年,政绩却十分显著。曾巩文学成就卓著,寄情齐州山水,写下《齐州二堂记》等不朽名作,留下了70余篇诗文,极大丰富了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济南居官期间,他“无忘夙夜,勉尽疲驽”,推行王安石的保甲法,惩治恶霸,抑制豪强,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使齐州出现了“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犹无警里闾安”的和谐景象。
■ 王诗漫我是一方宋代极为常见的抄手石砚。别看我造型简单,也没有华丽的纹饰傍身,却是大有来头。此行作为重要文物忝列“苏东坡主题文物展”,完全仰赖我的主人。他就是宋代散文家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名人榜中的那位“南丰先生”。下面我将用不到五百字讲述主人的一生。
曾巩,可谓"唐宋八大家"里面最委屈的一个,如果不是高考语文考,估计没人记得住他。▲唐宋八大家画像一、八股文源于曾巩曾巩是欧阳修的大弟子,在欧阳一门,如果按照辈分来排,王安石、三苏、司马光、程颢,甚至包拯,都得叫他一声大哥。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唐宋八大家”,包括唐朝两位散文名家韩愈、柳宗元,以及宋朝六位散文名家,其中有着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卖油翁》都是传诵一时的名作,至于王安石,即使没记得甚么着作,也会知道“王安石变法”吧?
来源:【赣南日报】□吴旺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史学家、政治家,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出生于抚州南丰,此地北宋时与虔州虔化(今赣州宁都)相接。曾巩与赣州的关系称得上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这种天然的联系也成就了他与赣州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