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摄影记者 邹斌视频剪辑 李庆暖阳下,成片的蔬菜在清风吹拂下,长势喜人,菜农们有的在采摘清理,有的在浇水灌溉,汗水顺着脸颊,滴在菜叶上,晶莹剔透,欢笑声也响彻田间,这是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的“一心回乡”生态农场。
再有半个多月,京郊的麦子就该收获了。可在大兴区安定镇的一片农田里,麦子却跟杂草生长在一起。远远看去,田地里有青有黄、植株有胖有瘦……在以前,谁要把地种得“像被狗啃了”似的,那是相当丢人的。不过,这片其貌不扬、甚至有点难看的农田却大有玄机。
新华社武汉10月20日电 题:“回乡”台胞在武汉的振兴故事新华社记者龚联康、万芃琦秋日阳光倾泻在山前坡地上,规整的田块里小白菜、胡萝卜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这里是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的“一心回乡”生态农场,一家由返乡台胞开办的农场。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10月18日,罗汉寺街道村民在“一心回乡”生态农场内劳作。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10月18日,小朋友们在“一心回乡”生态农场体验收割稻谷。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10月18日,小朋友在“一心回乡”生态农场体验收割稻谷。
一盏盏娇艳的紫红色“灯笼”,点缀在200亩绿色花田之间。原产于台湾、福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的洛神花,在黄陂区罗汉寺街张扬村迎来丰收,一堆堆洛神花散放在地上,村民们穿梭在花海中低头采摘、挑拣,手套上浸染着紫红色汁液。“今年是洛神花落户武汉的第4个年头。
在武汉市黄陂区,有一处名为“一心回乡”的生态农场。从2019年起,20余名台湾创业者在这里耕作,致力于打造与环境共存共荣的绿色产业模式,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目前,农场占地2700余亩,建立了涵盖有机蔬菜种植、食品加工、文旅等全产业链。
一心回乡农庄的李岳峰(右)在大兴的田地里查看土壤情况。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本报记者 陈强京台高速旁,大兴区安定镇有家名叫一心回乡的农庄。在这里,10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同胞正和当地的农业“老把式”一起,打造有机农业全产业链。
秋天,是漫山遍野的青黄相接,是瓜田李下的累累硕果。秋天,是采撷不尽的快乐,是自然馈赠的酸甜。摘下一颗果子,那便是秋天的味道。在黄陂· 采摘一个秋NO1绿盛洁家庭农场无花果甜蜜如糖,果树整齐排列,垂着的成熟果子溢出了蜜。果子甜,却不娇气。修枝浇水一气呵成,农肥化肥培育均衡。
台湾中华海峡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一行在黄陂区考察(武汉市台办供图)中国台湾网6月13日讯 近日,台湾中华海峡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苏恒一行,在湖北省台办、武汉市台办等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黄陂区罗汉寺街“一心回乡”生态农场参观走访,了解“回乡”台胞在黄陂的振兴故事。
11月10日傍晚,在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美好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2024年黄陂区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拉开帷幕。舞台上,一桌一幕,诉说着朴实生动的精彩故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活动现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蔡宇欣)为进一步凝聚海内外统战力量,画出更大“同心圆”, 3月16日,武汉市江汉区委统战部、区海外联谊会联合举办了“耕耘江汉 同心聚力”联谊交流活动。在万物向荣的春分时节里开启一场与自然的邂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缔结友谊。主题活动现场。
在台资企业一心回乡生态农场参观(武汉市台办供图)中国台湾网8月22日讯 近日,台湾青年文艺交流参访团一行到武汉黄陂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参访交流,体验式、沉浸式感受黄陂发展成果和独特文化魅力。在台资企业一心回乡生态农场,青年们聆听了农场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台胞回乡创业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