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14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尤其在内容创作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了创作的门槛,丰富了互联网内容生态,为信息生产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机遇。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存在识别难的特点,也带来了虚假信息、侵权等问题。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为何要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
央视网消息:记者14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通知 国信办通字〔202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信管理局、公安厅(局)、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从今年9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标识办法”提出强制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等规范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再也不能偷偷摸摸“以假乱真”了!那么,AI生成合成的内容标识由谁来添加?该怎么添加呢?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近年来,关于AI深度伪造技术、AI虚假泛滥等现象屡禁不止,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对AI内容的标识提出了三大核心要求,涉及显式标识、隐式标识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日前来自中国的创业公司Monica正式对外发布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继DeepSeek之后再度刷屏AI圈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夜走红后,Manus已被批量“复刻”并在智能体赛道再度掀起开源复现潮图源:Manus官网多款“平替”接连出现从介绍来看相较于目前的大模型产品作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