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由于《三国志》和《魏略》都未提到桓范的详细籍贯,导致我们只知道桓范是沛国人,具体是哪个县,并不清楚,所以桓范可能是龙亢县人,也可能不是。
桓温出身名门,祖上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大儒桓荣,高祖辈桓范死于高平陵之变,到了西晋时,桓氏已经没落。史载,为报父仇,当时年仅15岁的桓温,白天勤习武艺,晚上枕戈而眠,最后假扮吊客,混入丧庐,手刃仇家三子,为时人所称许。
点击右上方"千年回响"关注我,讲述有深度的历史!公元249,正月初六,冬日暖阳高照,一队整齐的武卫营的将士向洛阳城南进发,目的地是洛水之南大石山的高平陵,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前去祭扫先帝曹叡,曹爽三兄弟和大批亲信随行。
乱世出英雄,乱世自然也出名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作为历史上三大乱世之一,可以说是将星璀璨,既有战神慕容垂、千军万马避白袍陈庆之,也有“宇宙大将军”侯景,先后有10位名将被奉入武庙,然而他们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却普遍很低,这是什么原因?
331年,一场灭门“惨案”震惊东晋。杀人者的手段极为残忍,趁着受害者家办丧事,直接闯入灵堂连杀三人而去。这个杀人者当时年仅19岁,他的名字叫桓温。桓温祖上显赫,先祖是汉明帝刘庄的老师桓荣,桓家在东汉到曹魏一直富贵,直到其高祖大司农桓范在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灭族。
绵延百年,司马家族到底是得罪了谁,会被满门抄斩?此时,好戏就来了,其实按照常理来说,那个时候不管各个国家怎么打仗,怎么讨伐,在根源上说呢,其实还是一家人,多多少少都带点亲戚关系,但刘裕这个人也挺心狠手辣的,毕竟刚上位,第一件事儿要做的肯定是巩固政权啊,并且当时刘裕是底层出身贫苦家庭,但是当时的江南士族人家是贵族出身,打心眼儿里就看不起刘裕。
主题:《资治通鉴》里的“通”与“识”时间:2022年12月9日地点:线上直播间嘉宾: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贾雪飞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阅读推广人宋晨希资深媒体人、书评人读《资治通鉴》,“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贾雪飞:张国刚老师的《〈资治通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