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享受国家避险解困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后,村里建起了新医院、幼儿园、文化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提起村里移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党支部书记王生财如是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通讯员 沈诚 邢博“以前很多村民住在半山腰上,生产生活不方便,在灵宝市移民部门的争取下,享受国家避险解困项目配套资金支持,为村里建起了新医院、幼儿园、文化舞台和广场,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近年来,作为灵宝市唯一一个革命老区,朱阳这座具有灿烂文化和光辉历史的千年古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产业发展了、环境整洁了、道路通畅了、百姓富裕了,处处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之美,彰显着生态宜居的独特魅力。
范钦典,河南省临汝人,1932年8月出生,1956年2月至1970年初先后在三门峡工区民政科和三门峡市民政局负责移民工作,是当事人和见证者,对黄河三门峡库区的移民清库工作非常熟悉,移民艰辛溢于言表,读来可谓是心酸不已,五味杂陈。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之交,南依秦岭,北濒黄河,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1993年5月撤县设市,被誉为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命名为“中国金城”。灵宝历史悠久,紫气东来、白马非马、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也发源于此。灵宝钟灵毓秀,风光宜人,有文武两雄奇”函谷关、有“小武当”之称的亚武山、“豫西白洋淀”鼎湖湾、亚洲第一高山果园寺河山。
来源:【三门峡日报-中国三门峡网】由省科研院专家指导,在全省率先试种彩色小麦120亩;流转土地270亩,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打基础;在村民居住的两幢搬迁楼顶,投资建成光伏发电项目……盛夏酷热中,记者近日在灵宝市川口乡红土坡村的幸福居小区,听到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军兴奋地介绍。
资源变资产、田园变乐园、移民变股民……黄河流经灵宝55.9公里,移民群众涉及15个乡镇345个村5万多人。为助力扶持项目落地见效,灵宝市纪委监委推行“监督+”模式,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纷纷点赞。“监督+治理”。
新华网郑州4月6日电(张杨)清明时节,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匣里村的田间地头,到处透露着早春的气象。靠近窄口水库的几十亩地里,新栽的花椒树苗一排排整齐地站立着,给这个移民村增添了一抹生机。“政府没有忘记咱们移民村。
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我市贫困山区农民生存环境的真实状况,也是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市启动扶贫搬迁工作后,我市的贫困人口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脱贫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