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想象过,用意念控制物体,用思维与机器对话?如同电影《阿凡达》中瘫痪的士兵用另一个“身体”奔跑,像《黑客帝国》中的主人公将大脑与机器相连,打破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这些科幻电影中的天马行空,它的起点正是一步步走进现实的脑机接口技术。
失明患者有望部分恢复视觉、瘫痪患者有望部分恢复触觉感知、难治性癫痫有望出炉新型治疗手段……近日,上海市正式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重点推进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与产品的落地应用,鼓励非侵入式发展。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3月12日,国家医保局官方公众号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下称“神经系统立项指南”)。国家医保局表示,该指南的发布是为了贯彻落实《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推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编制工作。
如何帮助失明患者恢复视力,是目前医学界仍在探索的一大难题。借助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未来盲人也有望“看见”。当地时间9月17日,科技富豪马斯克的脑接机口公司Neuralink宣布,该公司的一项旨在恢复视力的实验性植入设备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器械”认定。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平用意念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片中的场景,正逐渐走进现实。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
2027年前,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临床试验,面向失语、瘫痪等患者,实现部分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实现高质量脑控。昨天,上海正式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