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午12点左右,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女生在图书馆学习时,中途有事离开座位了一会,结果自己的咖啡杯里被人投放不明物体,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咖啡杯里有异物漂浮,喝了一口后,察觉咖啡异样,将剩余咖啡倒掉并且上报保安和警察。
对于牛磺酸这种物质,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一种小分子的氨基酸,人体会自己合成,也可以通过外界摄入。在药物中,牛磺酸是一种缓解小儿低热的常用药物,眼科药物中有牛磺酸滴眼液,而在保健品以及一些保健饮料中,也都能够看到牛磺酸的身影。
而透过此事可以看到,很多人并不知道牛磺酸泡腾片到底是什么,也并不清楚保健品与药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换句话说,在公共场所给陌生人投放“异物”,不是一次简单的“下药”事件,它暴露出一种无差别的侵害模式,值得所有人警醒。
上海某高校一女生在图书馆学习时,其咖啡杯被一男生投放异物。经过调查,其投放异物为牛磺酸,其牛磺酸泡腾片是男生是在网上进行购买。关于#上外男生所投系牛磺酸泡腾片#的舆情指数不断上涨,关于牛磺酸的搜索指数也不断上升。那牛磺酸究竟有没有网传的“特殊作用”吗?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女性饮料中被另一学生投放不明物质的事件登上了热搜,除了谴责这种行为之外,还有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男生在女性杯子里投放的到底是什么?目前通过警方的初步调查显示,该男生投放的是“牛磺酸泡腾片”,是否存在其他成分,相关检验也正在进行中。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齐鑫唐山女子被打事件尚未平息,上海外国语大学(下称“上外”)男生向女生杯子投放不明物一事再掀波澜。6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发布通报。通报中称,该男生承认在女生咖啡杯中投放半片牛磺酸泡腾片,该泡腾片系从网上购买。随即,“牛磺酸泡腾片”受到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