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者姓名:刘男亚(站取名) 受助者性别:男 受助者年龄:60 寻亲编号: 受助者特征:言语残疾,系长期流浪人员 受助时间:2025-01-16 受助地点: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定县 联系单位:贵定县救助站
“诶呀,这地方美滴很,简直嘹咋咧,我在这儿吃得好睡得好,终于能暖暖和和过个年了…”这一幕发生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送返安置王二民(化名)时,他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从最初的不愿交流、自我封闭到如今的敞开心扉、笑语连连,王二民转变的背后是一段充满温暖与关怀的故事......
记者 史安琪 通讯员 李可安近年来,济南市救助管理站通过科技赋能、互联网+寻亲,不断拓展寻亲路径,着力破解无户籍信息、无身份特征、无有效线索“三无”流浪乞讨人员的寻亲难题,成功帮助多位离家数年的受助人员找到了亲人。
老陈今年61岁,为找回26年前送养后失联的小儿子,他参加到寻亲公益团队中投身公益8年,一路上帮几十个家庭破镜重圆。当他终于见到已成家的小儿子后,本应放下悬着的心安享晚年,但他如今却又收到噩耗,妻子患上了乳腺癌,急需手术治疗。
近段时间,寻亲路上的老陈停下了脚步,他要留下照顾妻子。陈一超是四川邻水人,今年61岁,是邻水爱心公益团队的固定摄影师,至今已经坚持公益寻亲8年。今年7月,老陈的妻子被查出患乳腺癌。无奈之下,他在网络上发帖求助,“希望大家帮我们渡过难关。
受助者姓名:芦宝库(自述名) 受助者性别:男 受助者年龄:78岁 寻亲编号: 受助者特征:自述叫芦宝库,辽宁省人,从小没有父亲,幼时被母亲抛弃,独自外出寻找母亲,一直流浪,靠打零工谋生,没有身份证 受助时间:2024-09-03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李某父子相认,发喜糖喜饼表达喜悦之情。“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基因比对’技术为救助管理机构又增加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寻亲手段!”近日,在湛江市救助管理站及公益组织“大爱+科技”的温情救助下,离家22年的李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广西博白县东平镇某村。
【来源:阳江民政】入冬后,凛冽寒风裹挟着丝丝冷意席卷阳江,在阳江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如一股暖流,流淌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经不懈努力,近日该站成功帮助一名受助人员找到了家人,圆其归乡团圆梦。
近日,走失45年,在长沙流浪的“聋哑叔”终于在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及蜗牛寻亲公益组织的帮助下,与家人迎来了团圆。一个听不见、讲不出、记不清的62岁残障人士,爱心人士们是怎么帮他回家的呢?“聋哑叔”王新生与家人在长沙街头相认。
1月10日,永州38岁的陈财富视频连线见到失散19年的弟弟时,他多次流泪,多年来的愧疚终于有所弥补。19年前,患有抑郁症的15岁弟弟在深圳治病,住在姑妈家。有一天,陈财富要出去玩,弟弟想跟着一起去。他觉得带弟弟一起不方便,就让他待在家里。事后回来发现,弟弟走失了。
近期,流浪乞讨人员张建忠(化名)在陕西省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陪护下,踏上了归家的旅途,终于回到了阔别近40年之久的家乡。 张建忠,男,安徽萧县人,出生于1952年,30多岁之后一直在外漂泊,以乞讨为生。
秋天的脚步逐渐临近,达聆社工夏日里的流浪救助工作也经受住了考验,迎来了丰收的硕果。2024的夏天,雨水多见,深圳市龙华区达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流浪救助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考验。特别是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和极端天气的变化无常,救助管理难度大。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韶萌 通讯员 党一豪近日,洛阳市孟津区芊寻志愿者协会小浪底寻亲基地揭牌仪式暨首次全国寻亲大会在小浪底风景区观景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寻亲家人、知名寻亲团队、志愿者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来源:大皖新闻大皖新闻讯“感谢阜阳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给了我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没有身份证明,我只能做打扫卫生、搬运装车之类的零活。”10月7日,在阜阳市颍州经济开发区安徽豹光洄溜农业有限公司内,被问起现在的生活情况时,山东籍男子“邵山东”显得有些激动。
来源:【长沙晚报网】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 通讯员 李震瑶)“我们刚刚到家,堂哥好着呢!亲戚和街坊们都来看他了,感谢长沙,谢谢大家。”2月26日,来自河南南阳的王新海在电话里向长沙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报平安。这个电话的背后,是一条长达45年的寻亲之路。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朱婷 实习生 王奕轩 代雨洁“妈!对不起!”7月22日,四川达州,60岁的项大爷见到将近90岁的老母亲时,满是愧疚。离家多年,再见面时,母亲更苍老了,身体状况不好,双脚更是肿得厉害。项大爷见状,禁不住留下眼泪。
1月19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永州走失小伙“辉辉”顺利回到家中完成认亲。19年前,15岁的他因抑郁症在深圳治疗时走失,家人寻找至今。2024年8月,“让爱回家”公益组织志愿者在广东发现辉辉,多年来他一直处于流浪状态。志愿者给他治疗并寻亲,今年1月10日联系上家人。
“20多年了,我们都以为妈妈已经不在了。”刘胜(化名)手握电话一时无法平静。妈妈离开那年,他只有13岁。虽然记忆中妈妈的影像已经非常模糊,但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还是想尽快和弟弟妹妹一起去看看她。救助站能够帮他们找到走失多年的妈妈,还要从她被送到救助站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