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做了3年多滴滴司机的刘先生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困扰,原来滴滴平台停止了对其所注册账号的派单服务,也就是说他接不到单了,而原因竟是他拒绝了滴滴平台的一项强制要求。作为滴滴老司机,刘先生习惯晚上接单。
滴滴CTO兼自动驾驶CEO张博在演讲中认为,未来交通出行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出行交通工具和共享出行3个层面发生智能化变革。张博介绍,滴滴自主研发的“桔视”车载摄像设备,覆盖了滴滴50%以上的网约车订单和300多个城市。
滴滴司机李先生近日向本报热线23602777反映,滴滴平台强制要求司机花599元押金安装桔视记录仪,这本来是为了保护司乘双方权益,但他被乘客投诉后,滴滴平台不听他辩解,甚至不调取车内监控录像,直接对他进行扣分处理。
因为滴滴通过高运价吸引司机加入,在司机不管是高价买车还是租车之后,想要加入优享或者专车级别,需要很多门槛,即使司机有幸加入了,那么这时候就战战兢兢,被各种所谓的变态规则就给规则着,一不小心就降级,即使各方面很优秀,滴滴根据自己的运力情况,随时降级部分司机,降级的理由让你防不胜防,即使你很优秀,它想法设法的给你找出点毛病来。
陈大姐说,自己开滴滴快车一年多了,7月22号上午8点左右,她的车子和一辆共享单车在杭州秋涛北路和天城路交叉口发生碰擦,交警判定她全责,车上的乘客没有受伤,骑车那位女士受了一点皮外伤,医药费和误工费都通过保险公司理赔了。
有司机说,滴滴的分数又改了,这次不是服务分,是安全分!新增了各种加分、扣分项目。从网友曝出来的截图来看,新版的安全分,从原来的满分130分,拆分成了订单安全分和学习任务加分两个部分,分别是115分和15分。
很讽刺,笔者体验了三天滴滴司机,上瘾了。每天早上出车看到“点击接单”这个选择,我莫名地躁动,我希望点开的同时,就能接到一个10公里以上的订单。但往往接到的都是距离我2公里,送2公里的起步订单。三天后我发现,网约车这个行业风险太大,与收入不成正比。
滴滴APP下架了,这么多年来的一个出行打车工具,居然就这么下架了,本来也没什么感触,平时基本上也不怎么用滴滴,偶尔用几次,还被滴滴的司机说,现在开这种网约车不好干哦,滴滴通过大数据每天给你派的活就是那些,已经完全不是多劳多得,能者多赚的概念咯,但今天读了下关于这次APP下架的原因分析,来龙去脉,却深感恐怖,细思极恐,而对于像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细思是远远无法能想到的应有的恐怖程度的。
年底了,滴滴、嘀嗒、一喂顺风车的司机们估计都在琢磨着怎么多赚点钱,还没琢磨出结果,相关部门就开始加大力度查车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雪上加霜的是滴滴新一轮管控也来了!仅一周时间,有723个司机被抽检到高峰时段多平台接单,从而被取消150分安全分。这意味着什么?可以跟滴滴说拜拜了!
作为高频使用的地图类产品,从最开始的导航到路线规划,到现在的展示各种信息,以及添加各种内容功能上,似乎大家都还没有找到下一步更新的方向。从地图类产品的用途出发,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什么?路线,导航,信息,还有其他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