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有人,这边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捂得严严实实,那边又忍不住撸起袖子吃上一顿火锅,麻辣锅底加冰可乐,爽是爽了,第二天嗓子就开始“抗议”——先是发痒,然后咽痛,接着咳嗽,一咳就是好几个星期,喝热水、吃止咳糖浆都不见好。
本文作者:凌晓燕,山西省中医院皮肤科护士长气候转寒,室内取暖、吃温热性质的食物,很容易导致“冬季上火”,日常清火要有的放矢,各有办法。口舌生疮心里烦心火太旺的人,容易有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赤黄、大便秘结等情况,可以用不去心的莲子30克煮水喝(酌加冰糖)。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这位患者仅有18岁。自述呢,焦虑,血糖低,轻微头痛,倦怠,心悸,不规则跳动,手抖。通过问诊得知:睡眠不好,不易入眠,便秘,双足冷,手指冰冷,口渴喜冷饮,总是感觉很饿,胃口大,半夜盗汗。下面,来看下他的舌象。
俗语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长达40天的“加长版”,自7月15日起,高温与湿度并存的“桑拿模式”将全面开启。何为“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通常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气温高且湿度大。这段时间,人体容易出汗,消耗大,需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脱皮、便秘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火所致。有人感觉上火了,想靠少穿衣服的方法降火,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内火需要从体内疏散,如果靠外面的寒气去火,容易形成“寒包火”。
问:一到换季就感冒,这是怎么回事?一到换季的时候,很多体质较弱的人就容易发生感冒,他们的症状常有一些相似之处。多为嗓子干痛、咳吐黄痰,看似是“上火”,但又有怕冷、周身酸痛、出汗不多等表现。其实,这种秋季易发的感冒,中医称之为“寒包火”。
陈子源严寒“三九天”,你的身体还扛得住吗?近期天气骤冷,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外感风寒,出现怕冷、咽喉干痛等不适症状。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潘锟镭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介绍,这种冬季常见的感冒,中医称之为“寒包火”。
最近一段时间气温骤降,身边的咳嗽声也多了起来,大街上、商场里、学校里、办公室……此起彼伏,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这是一个“多病之冬”!在冬季咳嗽中,“寒包火”型咳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看到这个说法后,不少人可能会有疑问:天气这么冷,咳嗽也应以寒咳居多吧?
常言道“百菜不如白菜”,一颗普普通通的白菜,富含维C、维E、钙、锌、硒、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有“赛人参”的美誉。在中医眼里,白菜性味甘平,入胃、肠、肝、肾、膀胱经,能养胃、增津液、清肺热、清肝火、通利肠胃、利尿等,也是不可多得的好食材。
当大多数人因为冬季的寒冷而瑟瑟发抖时,有一群人却动不动就上火:咽喉肿痛、嘴角起泡、口腔溃疡、便秘……明明天冷了,为什么上火的人反而多了?为此,记者采访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晓丽,为大家揪出冬天身体内的导“火”索,并教大家如何降体内的这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