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舍得》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女儿为爸爸买了一杯拿铁咖啡,却意外发现爸爸一口未喝。原来,爸爸患有乳糖酶缺乏症。乳糖酶缺乏症是怎么回事?和一些孩子出现的乳糖不耐受是一回事吗?了解一下乳糖和乳糖酶乳糖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
近日,市民徐女士7个月大的宝宝因为拉肚子三四天不见好去儿童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轮状病毒感染和乳糖不耐受,吃了蒙脱石散、益生菌、乳糖酶等之后症状明显改善。但徐女士发现,只要药一停,宝宝就又开始拉肚子,再次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轮状病毒阴性,但依旧乳糖不耐受,需要继续吃乳糖酶。
很多人从小养成饮用牛奶的习惯。然而,提到牛奶。一部分人发愁了。我是不是乳糖不耐受呀?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继续强调了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居民日常膳食中的重要性,指出要把牛奶制品当作膳食组成的必需品,增加奶制品摄入可一定程度增加儿童、青少年及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推荐每日摄入300-500ml液态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昀肖 实习生 姜伊菲 北京报道根据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权威推荐,每人每日应摄入奶及奶制品300-500克。但受遗传基因、饮奶历史、饮奶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国人饮奶量始终不足。
出生后20天的“元宝”随着喝奶量增加后出现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排便7-10次,大便呈黄绿色稀水便,有奶瓣,带有明显酸臭味,宝宝的小屁股也被腌红肿了。“元宝”的小肚子经常“鼓鼓的”,排气多,睡觉不踏实,总哼哼唧唧哭,体重增长也不满意。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症状主要为腹胀、肠鸣等,又被称为乳糖酶缺乏症。在婴儿时期,人体内的乳糖酶活性很高,因此母乳中的乳糖大部分都能顺利被婴儿吸收。但大部分人在3至5岁之后,乳糖酶活性迅速降低90%至95%。
牛奶被喻为“白色血液”,但这种营养丰富的饮品,并非人人都能消化。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来说,只要喝牛奶就会闹肚子,他们会选择不喝或少喝。近期的一项新研究颠覆了这种认知:乳糖不耐受人群多喝牛奶,更有益于血糖健康。
信网2月5日讯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饮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族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4%,且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约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