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当英才辈出,从隋末唐初的十三棍僧护唐王,到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成为历史上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武当派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不甘人后,从武当派走出的更是响当当的人物,一个是开国元帅贺龙,一个是开国。
许世友是我军将领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从8岁到16岁,他在少林寺当了八年和尚,后来参军入伍,四处征战20余年,成为开国上将,是名副其实的“和尚将军”。这位“和尚将军”在还俗参军后,还有过三段美好的姻缘,也是也是一个传奇故事。
前言说起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除了绕不开的“茅台”酒,老百姓还总能侃侃而谈诸多这位传奇将军的传奇故事。而在海内外流传最广、老百姓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就莫过于许世友上将“十八般武艺”的来处——少林寺时期的经历。
前言:有人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如果真的国难当头,那些青灯古佛、清心寡欲的僧人们会出手吗?有人说,这其实不能算是一个问题,新中国开国上将,功勋卓著的许世友将军年少时就是在少林寺习武,他出身贫寒,在八岁的时候就跟随拳师去了嵩山少林寺,八年以后,少年许世友便懂得了十八般武艺。
在我国的火箭军部队中,有这么一位女大校。她能力突出踏实能干,凡事都亲力亲为。这位女大校就是许道江,火箭军中的第一位军事女博士。不过她还有另一层鲜为人知的身份——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孙女。根正苗红的许道江本可以享受着祖辈带来的荣耀,在荫蔽下舒适地成长,可她却并没有这么做。
许世友上将是我国开国将领,戎马一生,立过赫赫有名的战功,河南信阳人,从小家境贫寒,在他的老家许家洼算是贫困户,出于生计,在年少时给武术老师当过勤杂工,从此对武术有了足够的兴趣,身体条件也非常适合练武,离开了武术师傅,决定到少林寺学习武术。
我国的开国将军中,有两位来自少林寺的“武林高手”。其中一位是一位中将,叫做钱钧。另外一位则是赫赫有名的许世友将军 —— 我国的开国上将。更有趣的是,他们俩人在少林寺的时候,互相不认识。直到走完了长征,到了延安,在谈起往事的时候才知道两人原来是少林的师兄弟。
后来,当许世友开始撰写回忆录时,人们就期待着能从他的书中了解到真正的“少林故事”,但奈何,许世友的第一本书《我在山东十六年》中,压根没提少林寺的经历,第二本书《我在红军十年》中,离少林寺的经历,近是近了不少,终究还差那么一截。
“一僧二挂三老四绝”的说法是网友们根据金庸作品《天龙八部》之中顶级高手所总结的一个武功排名,小说多为虚构,现实中有没有符合这个说法的人物群体呢?答案是有,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177位开国中将就有十位符合这个设定,他们都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