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
山西日报记者王秀娟报道 1月15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3年我省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261.46万亩,其中新建完成175.86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75.86%;改造提升完成85.6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00.7%。完成新增、恢复水浇地60万亩。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福善庄乡抢抓时机,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福善庄乡党委副书记左剑辉: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涉及5个村庄,23800亩土地,每亩配套有机肥250公斤,同时还配套了灌溉与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层设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我公司有1万亩饲草种植基地,存栏1万只基础母羊,年出栏20万只羔羊,还有年产10万吨羊粪有机肥公司1家,‘金沙滩’‘大材地’等四个商标品牌产品供不应求,全面实现了羊产业链循环发展。”2月22日,怀仁市金沙滩羔羊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军告诉记者。
水是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23年平鲁区用水总量目标值为7000万立方米,全区实际用水量为4625.50万立方米,完成目标值;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年度任务目标为7.7%,实际降幅达20.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他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安全便捷交通出行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