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新架一路更加体现了陈氏太极拳的螺旋劲,增加了发力的连续性,提高陈氏太极拳的劲力。而且此套路手法多、变化快、胸腰运化突出、松活弹抖、螺旋缠丝劲更加明显,练习起来非常复杂、困难。
陈式太极及其基本技法陈氏太极,应该说是太极拳最早的一支,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的陈王廷对创始陈式太极拳起了重要作用。到十八世纪,太极拳分成新架(革新)与老架(正统)两派。前者以陈有本为代表,后者以陈长兴为代表,但在风格、行拳姿势及原理上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由陈发科在老架的基础上创编而成。新架二路拳动作比较复杂,套路中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主,掤、捋、挤、按四正手的运用为负。刚中寓柔、力求坚刚,震脚发力、闪战腾挪、蹿蹦跳跃、松活弹抖,着重于弹性劲的练习。外形上显示极刚、跳跃为主,缓柔沉稳为负的特点。
一、此拳由来提起太极拳,都知道陈、杨、吴、武(郝)、孙、赵堡等太极拳,以上这些太极拳有的间接或直接与陈家拳有关。而此拳就是直接来自陈家,由陈发科亲传。1、“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名称的由来洪公自1930年至1944年跟随陈发科学拳15年之久,亲如父子,得发科公厚爱。
太极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第五章 学大架,学小架?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大架好,还是小架好,还是哪个架子好。我在网上到处查询,我上网又加了几十个太极拳QQ群,不管是大架的群,还是小架的群,不论是陈氏的,还是吴氏的,不管是孙氏的,还是杨氏的,我都到处询问,并到各个网站以及论坛上,看看各方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