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国与苏联有过一段兄弟般的关系,甚至一度好到进入“蜜月期”。这两位领导人对中国的援助那是一个比一个大手笔,尤其是赫鲁晓夫,宁可让苏联国内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也要持续援助,帮助新中国发展起来。
在二战结束前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就战后如何瓜分势力范围大致达成了妥协。然而,中国的东北成了一个“灰色地带”,苏联在这里拿到了大量权益,但美国并没有明确宣布这里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其主权也仍属于蒋介石政府。于是,东北成为各方争夺的目标。
在1937年苏联对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后,从1937年9月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向中国提供的飞机共 904 架 ,坦克 82 辆,汽车 1526 辆,牵引车 24 辆,大炮 1190 门,轻重机枪 9720 挺,步枪 5 万支,步枪子弹 1. 67 亿发,机枪 子弹 1700 余万发,炸弹 3. 11 万颗,炮弹 187 万余 发,飞机 发 动 机 221 台,以及其他一些军事物 资。
在国际关系中,向来都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金科玉律,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今天,举目四望,大多数国家都只看重国家的利益。但是,在上个世纪中苏还未交恶之前,苏联老大哥与我国的关系,算是打破了这条定律,直到今天中苏关系都是一段令人怀念的佳话。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英、法这些欧洲列强由于当时精力主要都放在西欧地区,对日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而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希望借日本的力量除掉英、法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对日本的侵略不仅没有干涉,反而还成了日本资源的最大供应国。